司马昭都有什么心思?为什么会说路人皆知呢?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走向代魏之路。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后,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封晋公。咸熙元年三月丁丑加为晋王。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享年五十四岁。数个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司马昭的父亲名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明帝曹睿死时,托付曹爽与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治理天下。曹爽与司马懿互相排挤,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司马懿尽诛曹爽,魏政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大司马师不久废除了已经成年但迟迟未能亲政的曹芳,另立十三岁的曹髦为帝,权势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quot;傀儡quot;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image.png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quot;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quot;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薄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掉了。

image.png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物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宣帝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走向代魏之路。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后,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封晋公。咸熙元年三月丁丑加为晋王。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数个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青年时期追随其父司马懿西拒蜀汉,东御孙吴,北伐辽东。长期的戎马生涯,造就了他非凡的和军事才干。执政后,政绩卓著,甚得民心。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结束了“鼎峙数世,干戈寻,流血百载”(《汉晋春秋辑本》卷一)的局面。司马昭为一全国作出重大贡献。他是三国后期最杰出的家和军事家,是西晋王朝的开创者之一,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与曹相媲美,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封建正历史观的影响,司马昭被世人视为篡夺皇位的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成了人们描绘一切野心家、阴谋家的口头禅。这种评价似乎是对儒家纲常伦理、君臣名分不可颠倒观念的完全肯定,是极不公允的,因此很有必要来澄清事实,重新评价司马昭这个历史人物。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