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为什么会饶恕得罪过自己的陈琳?
魏武帝曹外宽内忌、睚眦必报,但凡是得罪过他的人鲜有能终者,就连头号大谋士荀彧也因为反对他称魏公,而落得的结局。但凡事都有例外,袁绍的幕僚陈琳当年曾写檄文曹,但在投降后却得以终,并深受重用,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么,曹为何会一反常态,饶恕得罪过自己的陈琳?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带来历史相,一起看看吧!
01 辱曹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袁绍与曹鏖战于官渡。按照中国古时候的传,双方在正式交锋之前,需要先打一场“文宣战”,以檄文的形式历数对方的罪状。这些檄文通常由擅长文字工作的幕僚来完成,拜这些人的生花妙笔所赐,很多檄文气势磅礴、文辞俱佳,在当时传诵一时,甚至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例如,骆宾王为徐敬业撰写的讨伐武则天檄文,便被选入《古文观止》当中。
陈琳在文坛的影响力虽然不及骆宾王,但他替袁绍撰写的讨曹檄文同样堪称佳作。在这篇文章当中,陈琳以笔代舌,将曹骂得狗血淋头,称他作为宦官的后代“剽狡锋协,好乱乐祸”,并且挟持天子、飞扬跋扈,堪称。不仅如此,陈琳还宣称曹盗掘皇陵,是令人不齿的盗墓贼。后世之所以把盗墓贼称之为“摸金校尉”,便来源于这篇文章。
陈琳在檄文中不仅痛骂曹,而且还把他的祖先也羞辱一通。曹的养祖父曹腾是一位形象不错的宦官,但在陈琳的笔下却成为“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的死,跟同僚左悺、徐璜等人一起犯下滔天罪行。至于曹的父亲曹嵩,则成了一位贿赂权贵而窃据相位、祸乱国家的臣(注:曹嵩曾用1亿钱买得太尉一职,但在任仅1年,且没有犯下大错)。
曹看到陈琳的檄文后惊怒交加
实事求是地说,陈琳这篇檄文虽然有一些不实之词,但基本上符合事实,令曹很难辩驳。因此,当读完这篇檄文后,当时因害头风而卧床的曹,竟然惊出一身冷汗,随即翕然而起,头风也顿时痊愈,由此可见陈琳文笔之功力。曹是个很记仇的人,既然遭受陈琳如此羞辱,焉能不对他恨之入骨?
02 降曹
流传至今的战争檄文有很多,其中不乏起到巨大作用的杰作。例如,护国运动之所以很快取得成功,由梁启超撰写的《护国讨袁檄文》功不可没,因此时人赞誉他“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不过,陈琳撰写的讨曹檄文却没能起到类似的作用,袁绍非但没能击灭曹,反而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大败亏输,仓皇逃往老巢邺城,没多久便羞愤而死。
袁绍病死后,长子袁谭、幼子袁尚因争位大打出手,曹趁机渡河北上,经数年奋战,最终攻克邺城、扫平冀州。邺城沦陷后,陈琳无处可逃,只能厚着脸皮去投降曹。说句题外话。当年曹、陈琳同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做幕僚,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关系却相当不错。也正因如此,陈琳才敢去见曹,希望后者念及友情放他一马。
且说,曹一见到陈琳便不禁两眼冒火,声色俱厉的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这家伙还有胆量来见我!当初你为本初(袁绍的字)写檄文我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污蔑我的祖宗三代呢?”陈琳明显早有心理准备,因此在听完曹的指责后,便苦笑着辩解道:“在下也是被袁公所逼,实在没有办法啊。正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望司空(注:曹时任司空)恕罪。”
因为当初那篇檄文,曹对陈琳恨入骨髓,巴不得对他食肉寝皮,以解心中的怨气,但他最终还是饶了陈琳一命。其实,曹之所以宽恕陈琳,除了念及昔的友情、欣赏他的才华两大原因外,还在于陈琳的辩解确实很有道理,如果掉一位着写檄文骂自己的名士,岂不是显得自己的器量太小?毕竟,曹身为宰相,需要顾及的力量、维护自己的形象。
03 终
作为“建安七子”之一,陈琳不仅文笔极佳,而且还颇有谋划才能,也正因如此,在投降曹后并未被摒弃不用,反而深得重用。在降曹后的十余年时间里,陈琳历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等职,从事编写军国文书、檄文等工作。由于陈琳的文采斐然,所以每次他的稿件递到曹手中时,后者总会在赞叹之余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京城许昌一带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死者不计其数,其中便包括“建安七子”中的4位,即徐干、应玚、刘桢,以及本文的主角陈琳。虽然曾经撰写檄文曹,但陈琳非但没有被,反而深受重用、得以终,跟荀彧、崔琰、娄圭等人的下场相,实在是幸运得多。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