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暴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为他们正名?

  说到历史上的暴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为什么要读历史呢?《后汉书》中有一句说得很好,“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阅读历史之后就能够了解到曾经发生的各种事情,并从中明白各种道理。

  古往今来但凡是优秀的领导,都会学习历史。曾经的历史材料和不少课程中,都会将商纣王和秦王等帝王描述成十恶不赦、残至极的君王,因此大众对他们的印象都普遍不好,然而如今却有不少人在追捧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image.png

  其实并不是现在的很多人追捧这些君王,而是这些君王在曾经给大众的印象都非常负面。在而后的各种历史学家的研究下发现,历史中的他们并不是如此不堪,所以才给他们正名。之所以对这些君王的评价会这么褒贬不一,其中有着各种复杂的原因。

  首先这些能够参考的各种史料,都是由各个朝代的史官来记载。史官也只是当时君王的一个臣子,作为臣子的他们自然要面对这君王的各种压力。如果这些史官撰写的事情不符合君王的意愿,那么很有可能君王就会以他们的性命来威胁他们,要求他们重新撰写。那些宁死不屈、为历史付出生命的史官固然可敬,但更多的史官面对君王都是无可奈何,因此纪录的史料也有可能并不是那么实。

  其次,作为普通人的史官有着自己的情感,在纪录史料的时候他们能够做到的只有力求实、客观,但拥有人类情感的他们永远无法做到完全的客观。当因为各种原因让他们对某个帝王有了先入为主的情感后,他们在相关的史料中就会掺杂进个人情感,留给后代的各种史料也就不那么客观了。

image.png

  每当朝代更替的时候,就无可避免的要进行上一个朝代历史的记录,朝代更替都伴随着武力,不可能是和平的过渡,因此新的君主对于上一任朝代的君主自然不会有好感。恨不得之而后快的他们也就会要求史官,让史官将前任君主进行负面描写,将自己进行正面描写,因此也就形成了强烈的对。秦始皇等君王之所以会被描写得如此不堪,也正是这个原因。

  和史官同样有着个人情感的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也同样有着先入为主的情况。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史料来了解,当我们先接触到关于这个人物的负面材料时,就有可能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物是负面人物,在而后的学习中也会受到影响。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当相关人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时候,他在我们心中就是正面的形象。

  此外,因为历史太过于久远,相关的史料实性不断减少。每一个史官在记载前朝历史的时候,也都是从相关的记载中进行了解,或是从还在世的相关人员口中了解,这样一代接一代,实性也就不断降低。

image.png

  秦始皇、商纣王等君王其实并不是如同普通历史教材上描写得那么单一,就是非常残暴、透支国力、毫无可取之处的君王。拿秦始皇举例,他之所以会被描写成残暴可怕的形象,一部分原因是他当时对于法的重视,将法律的重要性高过了的重要性,但也绝对不是完全没有思想的残暴。

  因此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通过各个方面进行学习,使用各种材料,不能够从单一的某个材料中进行全部的学习。如正史和野史两个部分,就应该一同进行学习,不能够单纯地相信野史的实性,也不能够全然不顾正史的记载。如果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也应该仔细思考是否实如此,不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就完全抛弃自己从前的看法,也不能够完全不听人的看法。

  结语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就指出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的确非常重要,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优秀人才、精英人士都如此重视历史的学习,但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同样重要。相信随着各个历史学家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在新的史料不断出土面世之后,对于各种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会更加全面,我们也能够看到各种和以往不同、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对于商纣王等人的看法也会改观不少。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