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是谁?
唐哀帝李柷(892年一908年),原名。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904年一907年),在位4年,被废。次年逝,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唐哀帝即位之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
唐天佑四年(907年),朱温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光,接着又废哀帝为济阴王,自己做皇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至此,立国290年、延续21帝的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时期—五代十国。
唐哀帝也在被废后次年,即开平二年(908年),被朱温死。何太后(唐昭宗皇后)也被。
唐哀帝逝世之后,谥号为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哀帝13岁登基,虽然僖宗12岁登基时的年龄稍长,但是他16岁就将帝位“禅让”给了强悍的军将朱温,成为唐朝的之君。哀帝被死的时候不过17岁,是唐朝21帝中最为短寿的皇帝,之敬宗的18岁还差一年。
“哀皇帝”就是在他逝世后不久所加的谥号。
哀帝李柷是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892年)九月三生于大内。初名李,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昭宗被以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
哀帝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祐”年号。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哀帝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他名义上的上朝,也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停罢。哀帝能够做的,就是顺乎朱全忠的意思,把朱全忠的地位和威望一步步提升和加固。
天祐二年(905年)十月,敕成德军改为武顺军,下辖的藁城县改为藁平,信都为尧都,栾城为栾氏,阜城为汉阜,临城为房子,这是为了避全忠祖父朱信、父亲朱诚的名讳。朱全忠父、祖的名字要避讳,说明朱全忠已开始超越了臣下的身份。
对哀帝有利的事情有这么两件,估计是出于他的本意或者是亲信的主张,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件事是天祐二年(905年)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母为昭仪和郡夫人。
其中母杨氏赐号昭仪,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母在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王氏例改封为昭仪。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
“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乖典制。当年汉顺帝封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
哀帝也只好依从。
另外一件是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哀帝准备在十九亲祠圜丘(祭天)之事。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
可是,朱全忠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紧接着,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
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朱全忠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