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投降敌人,为什么司马迁却要为他求情呢?

  苏武的冤屈李陵更深,苏武的处境李陵更加艰难,然而苏武终持汉节不改,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image.png

  李陵投降后,汉武帝显得“惨凄怛悼”,自己为了宽慰皇帝,才为李陵辩护了几句,却被汉武帝认为“沮贰师”。贰师是指贰师将军李广利,当年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李夫人的哥哥。汉武帝一直想让李广利建立军功封侯,但李广利却一次次失败,或者即使成功付出的代价也极其高昂。朝野早已议论纷纷。这应该是司马迁后来才想明白的因果:天汉二年这次对匈奴的战役,李陵本来只是陪衬,重点是要再给李广利一次建功的机会,而李广利却被匈奴围困,汉军将士牺牲者十之六七。

  转移的焦点

  汉武帝积极引导群臣批判李陵,本来就是想转移的焦点,李陵是否被冤屈根本无关紧要。而自己称道李陵的功绩,更加显出李广利的无能,等于把人们眼光注视的方向,又拨了回去。于是皇帝的雷霆之怒向司马迁倾泻,也就毫不奇怪了。下狱之后,司马迁有三个选择。第一是接受死刑。这在当时,其实是非常自然的选择,从战国到西汉,一直是危险系数极高的时代,意外死亡的事随时可能发生。相应地,那个年代的坦然赴死,相今天容易得多。

  贪生怕死难免“为天下笑”,重义轻生,却可能得到好评。事实上有气节的士大夫,多半会抢在死刑执行之前选择,以免在大庭广众之下受辱。但是,父亲嘱托的那部史书,也是自己这些年已经倾注无穷心血的史书还没有写完,这时候死,意味着前功尽弃。第二是花钱赎罪。按照当时的法律,如果能够拿出五十万钱,可以“减死一等”。司马迁拿不出这么多钱,也没有朋友愿意借钱给他——朋友们也未必是吝啬,更多恐怕还是害怕借钱引火烧身。第三,选择死刑的替代刑“宫刑”。司马迁已经只剩这条路可选了。

  于是他活了下来,汉武帝让他改任一个当时还只有宦官担任的职务,“中书令”。司马迁很清楚,“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这个选择,意味着今后自己将面对无穷的嘲笑。宦官是整个鄙视链的底层,高洁的士大夫们,只要和宦官发生一点牵连,就视为莫大的屈辱。一个本来优秀的人物,若是与宦官亲密一些,他的朋友就可能与之断交,他就要被逐出士大夫的社交圈,何况自己成为一个宦官呢?

  人固有一死

  尤其是在自己的家乡,司马迁从小就不被乡亲父老喜欢,他越成功,越证明父老们眼光拙劣。现在,司马迁因为说错了话而落到这个下场,他们一定喜闻乐见(“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戮笑”)。但司马迁还是选择坚持活下来。理由,也就是今天被反复引用的那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知道,现在就选择死亡,那如鸿毛一般轻浮,如蝼蚁一般卑。他必须坚持活下来把那部后来被称为《史记》的书写完。他的生命只有与这部书融为一体,才能有泰山之重。司马迁最终的结局,没有可的记录。

  有人说,他最终还是因为口出怨言,而被汉武帝处死。有人推测他是,也有可能。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写《报任安书》的时候,司马迁《史记》肯定已经写完。而这封著名的书信,很多地方看来都不想只是写给任安的,而是一封遗书:处处流露着最大的事业已经完成,人生已无可留恋的感觉。《史记·赵世家》里,写了一个很不可,却也许能体现司马迁心迹的故事:程婴受尽屈辱,终于把赵氏孤儿抚养,然后,他就选择了。

image.png

  总结

  程婴说,我要去告诉逝者,这个重任,我已经完成了。仿佛,司马迁就是程婴,《史记》就是他的赵氏孤儿。司马迁死的时候,大约仍然没有得到亲族和父老的认同。司马氏祖辈的墓地,在家乡夏阳的高门原,而司马迁的墓地在芝川,远远隔开。这种屈辱的处理,和今天当地把司马迁视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形成了鲜明对照。自然,这一切毁誉,对司马迁来说,都已经轻于鸿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