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与樊城之战相,对蜀汉有致命打击的是哪场?

  蜀汉(221年5月15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世二帝,国四十三年。接下来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建立蜀汉,在此之后,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由,实际则是为了夺取荆州,他不顾赵云等臣子的请求,决定出兵征讨东吴。孙权听闻此事后,当即派使者到蜀汉求和,而诸葛瑾也修书一封,希望刘备能慎重考虑,然而刘备此时非常愤怒,他直接让赵云督江州,诸葛亮坐镇后方,他自己则率领大军征讨东吴。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作为先锋部队,一举夺取了峡口,并在此之后击败吴军将领,夺取归。为了防范曹丕趁机南下,刘备让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并让马良深入武陵一带争取当地首领沙摩柯出兵援助蜀汉一同攻打东吴。

image.png

  孙权见蜀军来势汹汹,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他只能向曹丕俯首称臣,同时还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和韩当等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陆逊分析了东吴与蜀汉双方的兵力、士气以及地形等诸多条件后,他认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为此,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式实施了战略退却,他一直后撤到夷陵,就此将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在吴军扼守要地,坚守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在此之后,两军陷入对峙过程,虽然刘备多次希望两军对决,但东吴避战不出,刘备也无可奈何。在长时间的对峙后,陆逊见蜀军军心溃散,他看准时机,一举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就此赢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

  正因为夷陵之战中蜀军惨败而归,而刘备也就此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并让无数中青年将领在此战中丧命,因此此战过后,刘备集团面临着的局面。当时益州内部因为刘备集团军事能力的薄弱而叛乱四起,而东吴也对蜀地虎视眈眈,随时要攻入蜀地,蜀汉可谓风雨飘摇,几乎灭国。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夷陵之战的失败对蜀汉而言最为致命,毕竟在夷陵之战后,蜀汉已经有了灭国的危险。事实是如此吗?

image.png

  事实上,樊城之战的失利对蜀汉而言才是最为致命的。在汉中之战后,樊城之战前,蜀汉的实力甚至一度超过了东吴,若非当时蜀汉要两线作战,以刘备当时的兵力并不惧怕东吴的进攻,然而在樊城之战后,荆州尽入东吴之手,东吴的势力瞬间超过了蜀汉。在此之后,东吴对蜀汉的威胁更大,蜀汉也因为失去了荆州,从而彻底失去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及的横跨荆州、益州的形势,也彻底失去了北伐成功的可能。

  不仅如此,正因为荆州的沦陷,才有了后来夷陵之战的发生,若非樊城之战过后荆州尽失,关羽身死,刘备也不会倾尽举国之力发动夷陵之战,以至于无数精锐之师命丧东吴,蜀汉的实力也大受打击,若非在此之后,诸葛亮力挽狂澜,只怕蜀汉会在此时覆灭。也正因为樊城之战与夷陵之战的惨败,蜀汉才会彻底退出争霸天下的舞台,因此相较而言,樊城之战的战败对蜀汉而言更为致命。

  笔者认为,相于夷陵之战的战败来说,樊城之战的战败不仅导致了荆州沦陷,同时也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发生,因此樊城之战对蜀汉而言更为致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