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为秦国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为什么最后会被嬴政贬斥否定?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卫国商人,后成为秦国丞相,对秦国一六国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然而曾经权倾天下的吕不韦,最后却在流放途中饮自尽,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清楚的网友们可以和为什么小编一起看下去。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这样的关于吕不韦的记载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後”。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及齐人茅焦说秦王,秦王乃迎太后于雍,归复咸阳,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吕不韦、嫪毐皆已死,乃皆复归嫪毐舍人迁蜀者。

image.png

  大致意思是,嫪毐与太后私乱,意图谋反。秦王嬴政平息嫪毐叛乱后,吕不韦因交嫪毐献于太后而受到牵连。秦王欲诛吕相,念其有助先王之功,加之宾客劝说,秦王不法办他。

  秦王十年时,秦王迎赵太后回咸阳,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之位,并将其遣往封国河南。年末,很多宾客总是去看望吕不韦,秦王恐其,写信给指责他:“你对秦国有何功,秦国封你河南之地,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何血缘关系,号称仲父,你和你的家人都迁往蜀地去吧!”吕不韦担心后被害,就饮下酖酒自尽结束了一生。

image.png

  吕不韦聪明一生,却糊涂一世

  吕不韦倾尽家产帮助在秦国当质子的嬴异人逃离赵国,回到咸阳成功登上王位,并辅佐年少的始皇帝嬴政执政,为何会受到如此贬斥否定?

  从嬴政的角度来说,应该有三个方面

  第一、历史记载有说秦国太后赵姬就曾是吕不韦的妾室,嬴政的血脉一直饱受争议,动摇着其王位的稳定。

  第二、进献嫪毐给太后,使其发展成秦国的第二大集团,并造成了叛乱,吕不韦责任首当其冲。

  第三、吕不韦革职后还继续结交天下门客,给嬴政执政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才会有“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的责问。

image.png

  从国家角度来说,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动了国家之本,在秦国历史上大多相国只要功成身退,大多都会终。而吕不韦不同,商人的贪婪本性,把自己送上了黄泉路。他一方面以相国之尊大敛财富;另一方面广招门客,以个人行为编制《吕氏春秋》,这是置国家制度于何?

  第二、代秦王执政期间,断专行,之过急。“废军功,开田地”,就是废除以前以首级数量来计算功绩,改为以占领土地多寡来计算军功,政策没有错,而且罢免上将军麃公,未与秦王商量,给人一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

  可怜吕不韦聪明一生,却糊涂一时,有经世之才却为人高调。不但功高盖主,还妄想架空秦王,把控朝政。这些都是愚蠢之行为。更可怜的是死后还不允许宾客哭吊,可见秦王嬴政恨其至深。但愿世间从商经政之人能从吕不韦的一生中学到一些东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