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是三国的顶尖谋士,为什么袁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呢?

  我们都知道,袁绍曾经的汉末最强军阀,坐拥四州之地,兵强马壮,谋士如云,还顶着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这么一个大帽子。要知道,当时的袁氏作为东汉士族执牛耳者,即使被董卓所屠,但积累下来的名望底蕴还在,门生更是满天下,可刘备那个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值钱多了,号召力更是没法,即使是后来曹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敢说就能压他一头,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击败死敌公孙瓒,斗垮弟弟袁术后,面对曹,袁绍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他还是输了,可谓是一副好牌打得稀烂。而曾经那一群追随辅佐他的人,也被伤透了心。

  其中袁绍帐下谋士田丰,就是被袁绍给坑惨了。田丰此人,绝对算是三国历史上的顶尖谋士,其战略眼光非常到,无论是平定公孙瓒还是对抗曹,田丰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但是他偏偏遇到了袁绍这么一个选择困难症患者,自己的献策不被采纳不说,最终还死在了袁绍这个自己主公手里。

  官渡之战之前,刘备反水曹,曹率兵征讨。田丰献计袭击曹的后方,可是袁绍并没有采纳。

  建安五年,太祖自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三国志》

  而官渡之战作为曹和袁绍的大决战,田丰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当时曹已经击败刘备,回师许都了,后方不再空虚。所以田丰主张以静制动,在当时的情况下应当屯兵囤粮打持久战,凭借着袁绍地盘人口的优势,压制并蚕食曹。

  可是袁绍不听,执意南下攻打曹,然后输了。最可气的是,你袁绍不听人家谏言导致失败,不回来虚心请教不说,反倒是因为面子上挂不住,把人家给处死了。

  说起来田丰还够冤的,早知道还不如学学许攸,去跟曹混呢?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事,田丰选择袁绍确实没选好,很多人也惋惜其遭遇。甚至有说法称,如果当初袁绍听了田丰的建议,曹早就被灭掉了,而一北方的也将会是袁绍了。

  其实这个说法其实有待商榷,田丰遇人不淑,确实没错。但是他对于袁绍的成功失败与否,还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

  田丰针对曹的两次献计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见得就人家袁绍的选择的高明。

  首先,田丰让袁绍趁曹攻打刘备,后防空虚的时机,去攻打曹。

  袁绍之所以拒绝,第一是事发突然,来不及准备。第二是曹早已经有所防备,出击的成功率并不大。

  从董承等人密谋衣带诏事件东窗事发,到曹攻打刘备,攻克下邳回来,其实不到一个月。而这段时间里,袁绍需要时间得到刘备反叛曹的消息,需要时间判断曹出兵与否的假,需要时间探明许都是否空虚。然后还得需要时间集结兵马,调集粮,规划路线等等。最关键的是,这中间还有着黄河天堑,大军渡河的准备工作,也是需要时间的。

image.png

  等袁绍准备妥当,曹早就打完了。

  当然,袁绍并不是没有行动,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调兵向曹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然而在延津渡口,被于禁给拦了下来。

  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三国志》

  所谓袁绍没有听从田丰建议,仅是指袁绍没有亲自袭击曹后方,但不代表袁绍不会派遣将领袭击曹后方。而由此可见,曹对于袁绍早有防备。事实上,除了延津渡口,曹在官渡还布置了一道防线,即使袁绍拿下延津渡口,曹也有时间回防,官渡决战避无可避。

  所以,田丰的建议可行性并不大,袁绍当时拒绝也在情理之中。所谓因为给小生病就不出兵的说法,更多的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而之后的官渡决战,田丰苦劝袁绍不出兵,坚持以静制动的谋略,其实并不适合当时袁绍的处境。当时袁绍兵强马壮,粮充足,而且在曹进攻刘备的时候,袁绍大军已经乘机完成了集结和粮准备,并且还在延津渡口和于禁打了一仗,算是堪称了一番敌情。

  此时的袁绍,无论是军队规模,还是后勤储备,那都是曹有优势的,他完全有理由打这一仗。当时审配、郭图等人非常支持打这一战,其理由是袁绍地盘超过曹,兵员超过曹,粮食物资超过曹,又刚灭掉大敌气势正盛,灭曹不难?

  而如果此时不战,无疑是夜长梦多,给予曹发育的时间。当然,田丰说得也有道理,曹用奇兵,袁绍方实力虽强但较为疲惫,不利于马上决战。而且袁绍有着地盘人口的优势,他耗得起,就如同后来魏国和蜀国那样,差距会越来越大。而且袁绍兵多粮食多,不断的扰,曹的经济撑不住,士兵也会疲惫,这种战法是以强攻弱,以大欺小的必胜之术,高句丽就是被唐活活拖死的

  但是,田丰忽略了当时袁绍集团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内部矛盾。当时的袁绍集团,其实分为三大势力,一个是田丰、沮授为首的冀州派,背后还有河北四庭柱代表的军方势力。一个是南阳派,以审配、许攸、逢纪等人为首。还有就是颍川派,以郭图为首。

  三方势力,争权夺利,袁绍本身又是一个选择犹豫的患者,根本无法很好的协调或者说驾驭这三方势力。

  如果停止对外扩张,袁绍集团很可能会在内乱中土崩瓦解。当年官渡之战后,袁绍虽败,但是瘦死的骆驼马大,实力并不输曹。但最终还是被曹所消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袁家内乱。总之,袁氏这类内部派系林立,彼此水火的军阀势力,一旦停止扩张,矛盾集中转向内部,是福是祸实难说得紧。

  换句话讲,官渡之战对于袁绍来说是完全可以要打的,因为当时的敌我力量悬殊。如果再等两年,时机不一定就那时候要好,所以战略上是没错。

image.png

  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袁绍的选择也不是没有道理。不是说田丰不够优秀,只是袁绍有他自己的考虑和安排。然而袁绍战术上的是差了一大截,也非将才,这才有了后来的失败。

  而且袁绍疏远田丰最为关键的一点原因,就是田丰是冀州派代表人物,而当时冀州派作为本土派系,背后有着冀州士族以及军方势力撑腰,给予袁绍很大的压力。

  历史评价田丰“刚而犯上”,并不单单是因为田丰刚直的性格,更多的还有实力的支撑。袁绍本身是一个外来者,对于南阳本家的这些追随者,较亲切。和冀州派走进,更多的是看重他们的力量。而在起稳坐冀州以后,他需要打压冀州派系的实力,从而达到内部派系的平衡,他才可以更好的掌控。

  这也是为何,田丰明明才华横溢,谋略出众,却在后期处处遭到袁绍疏远排挤。甚至于袁绍官渡战败后,也不是因为田丰嘲笑他而将其处决,他只是以此为借口,儆猴,震慑那些在他战败之后,蠢蠢欲动,甚至心怀异志的本土势力。

  毕竟,袁绍好歹是叱咤一时的枭雄,能在乱世之中打造出如此大的势力,的绝不单单只是运气。他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凭田丰一己之力,很难逆转。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