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武举制度有什么作用?存在什么局限?
唐宋时期,就开设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通过殿试之人则被称之为“天子门生”。明朝时期,无论文试还是武试,都延续了这个传。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武举的作用
1.抵御外侮,保卫中华
明朝重文臣轻武将的风气较为浓厚,武将的地位不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很多历史文献也没有将明朝优秀武将的详细事迹记载下来。
除了陆炳这个中举者破例进入内朝,武举状元陈启新中举后破例被授为科道官外,其余通过武举出生的武将一共有24人,其中有10名武举出生身的将领在军中担任武将,四个武举出身的将领参与了抗击本海盗的战争,并在战争立下了显赫战功,这两类将领分别占据了全部总数的41.8%和16.7%。
在武举将领中战功较突出的有平民出身的将领王效,此人是在明世宗时期通过了武举会试,史载王效的有关事迹,赞其“为人忠诚,爱兵如子,文武双全,屡出奇策,大败蒙古,名声显赫。”
抗击本海盗的名将俞大猷亦是武举出身,“幼,天资聪慧,好读兵书,用兵法,出神入化,堪称全才也!”此人乃1535年通过了武举考试中的会试,而成为明朝的一员大将,在抗击本海盗的战争中,俞大猷用兵如神,屡建奇功,大败本海盗,为维护国家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外,像赵国忠将军、张可大将军、安国将军、尹凤将军等人都是当时明朝出类拔萃的武将。史载,“明末大将吴三桂乃武举中式者。”
2.反抗、维护治
明王朝的武举之制在反抗、维护治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让文制科举的落榜者能有另一个进身官场的途径;另一方面是想借助武举考试笼络武学人才,以此预防他们与朝廷对抗作乱。事实上,明朝的确有不少皇帝也注意过通过武举之制去笼络武学人才。
武举之制选拔出大量的中等军官或下等军官。农民军伴随着明朝的历朝历代,明初农民军还仅是小规模的,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益,国力逐渐衰落,农民军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了明朝的治。
而明朝武举考试录取名额与明朝农民军的发生是相辅相成的。在明初,武举考试的中式者仅是2至7名,或15名,最多也不超过30名。1504年武举中式者为35人,1508年武举中式者为60人,1547年武举中式者为70人,1550年武举中式者为90人,1589年武举中式者为106人,1622年,武举中式者为165人,1631年武举中式者为100人。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发现明朝武举录取人数越来越多,这种录取模式也就让明朝武举之制的性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由培养高端将才发展为培养中低端将才。
二、武举的局限性
1.武举之制刺激了人们追求功名的
明王朝的武举制度被当时的民众当作获取功名利禄的一种手段,并且在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认可。写于清朝的《儒林外史》中的鲁曾说过这样的话:“当今,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吃分家之饭,依我之见,男儿绝对不能继承父辈衣钵,而应发奋图强,在有生之年考取功名,也算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此话从侧面深刻体现了明朝功名之风的盛行,并且这种风气在当时的上是极为浓厚的。然而在这种功名之风的笼罩下,在科举考试中,不论是文制科考,还是武制科考都被彻底沦为获取功名利禄的一种手段,从这一角度而言,文举与武举是没有什么差异的。
因此,在明代也就有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应试武举,史载:“嘉靖三年,武举乡试参与者不足五百人,至嘉靖五年,武举乡试参加者达千余人。”诚然,明朝武举应试者的逐渐增多,并不能说明文制科举与武制科举的地位是完全相同的。
当时明朝士人皆极为崇尚文举,都想在文举考试中能取得胜利,可是因为文举考试的人太多,竞争异常激烈,很多读书人考了三四十年都无法中举。史载“武举乃文举不成者参与多之。”那些整在屋内饱读圣贤书的书生们,为了追求光明磊落,转而投向了自己不擅长的行军布阵。
在明朝由参加文举转为武举,不但可提升中举几率,而且还有机会成为文官,其最终效果几乎和文举一样,这样对在文举考试中苦苦挣扎的读书人来说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在明朝不仅文举中的落榜读书人崇尚武举,那些世袭军职的子弟同样也是如此,虽获得朝廷的俸禄尚在其次,而在明朝那个极度崇尚名利的中,不获取功名是很难获得地位的。
然而获取功名有两种途径,文举的难度非常之大,一般人都难以中举,因此,这些世袭军职的军官就将目光投向武举,只要通过武举考试,不但能升官发财,而且地位也会大幅提升。
2、武举的从属地位决定武科出身的武官不能被重用
从理论上而言,武举之制对危机四伏的明朝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武举考试可以选拔出优秀的将领,进而巩固明朝的治根基。从这一层面来说,武举之制理当为明朝所重视。史载朱元璋当政期间有武官28754名,明宪宗时期有武官82540名。
可是在这个庞大的武官集团中武举出身的仅是26人。其实明朝很多著名的将领都是世袭的,譬如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就是世袭军职。武举初始之时录用的人数不超过10人,这样的录取例,在明朝庞大的将领队伍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文制科举造就了一个极为庞大的进士群体,在明朝的体制、经济、军事以及整个的行政管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功效。《明经世文编》中记载明朝的丞相一共有172名,其中有10%的人员是翰林出身,而进入翰林院的基本资格就必须是进士身份。
可是,明朝武举的发展远远不如文举顺畅,考试程序一直没有固定下来,甚至有时候根本不能如期举行,在录取人数、授官等级上没有形成具体的定制。因此,明王朝的文制科考与武制科考相,武举仅是文举的一种补充工具而已。
武举考试的从属地位让武举出身的将领在明王朝的边境保护、抗击本海盗、农民以及各种叛乱的进程中始终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3. 武举之制选拔的武官素质不高
明王朝吸取了唐朝安史之乱的教训,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就重视文科轻视武举,经过大约一百多年时间的发展,明朝的文制科举进入了全盛时期,文官在明朝也享有很高的待遇。换言之,明朝武官的地位较为低下。
“明,尚文之风甚浓,尚武意识渐落。”在明朝重视文科轻视武举思想的影响下,上很多读书人热衷于追求文举,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去参加武举考试。纵然是一些世袭军职的将门子弟,但凡文才稍微出众的都会去参加文举考试。
“将门子弟,世袭爵位,仍攻读文业,冀于文举中式。”如此一来,武举出身的军官往往在地位上远远低于文举出身的官员。那一时期只有那些在文举考试中屡次落地的读书人以及世袭军职的将门子弟才会去为了获取功名而参加武举考试。
因此,但凡参加武举之人皆是文举考试的失败者,甚至有的人在文举考试中多次失败。由此可推测,相当一部分的武举参加者的素质都不是很高,这也就导致了武举考试选拔出的将领绝大多数只能在明朝军队中担任下级或中等军官,担任高级军官的人数凤毛麟角。
譬如明思宗时期明朝因为维护治的需要,刻意重视武举,武举的录取人数也直线上升,可是武举中式者的素质却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当时上不少人讥笑武举考试不是在选拔具有军事才能的优秀将领,而是在选拔“打手”。
结语
明朝皇帝重视武学,希望借助武举考试选拔出更多的优秀将领。可是在武举考试内容上却偏重于对体能、力量、武艺的考核,而轻视了对军事谋略、战略眼光的考核。以至于有应试者直接在武举考场质问监考官:“请问今选将才乎,选家丁乎?”。
由此可窥知,武举考试选拔的武官素质断然不会很高。同时这是为何武举出身的军官不能担任高级将领的根本原因。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