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太子已经是一国储君了,为什么还要谋反?
《周易》记载:
“太子,太者,大也,至大无极,太上贵德。”
所以“太子”最早的时候,仅仅是指最大的。到了商周时期,天子和诸侯需要确立自己的继承人,这时继承人才被称为“太子”或“世子”。
汉朝时进一步划分,这时候皇帝的继承人称为“皇太子”,诸侯的继承人只能称为“王太子”。再之后,就只有皇帝的继承人,才能够叫“太子”,诸侯王的继承人就只能叫“世子”了。
在古时候封建王朝中,皇帝一般都会在生前确立继承人,除非特殊情况,如皇帝暴死、皇子篡位等等。而一旦确立了太子,就代表他就是未来的皇帝,迟早会继承皇位。可是纵观历朝历代的太子,却出现很多谋反的,如刘宋文帝的太子刘劭、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等等,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他们作为一国储君,本来就能继承皇位,为何还会谋反呢?其实很多太子这样做,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反,而是逼不得已。毕竟自己注定是皇帝,又何苦去冒险呢,他们谋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手太多
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所以每位皇子都会觊觎这个位子。就算在一些只立嫡立长的朝代,储君也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这时候对于每位皇子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有时候皇帝可能因为宠爱某位妃子,就会将妃子的立为太子,后来妃子失宠,太子也就跟着被废了,就好汉景帝的太子刘荣。有时候会因为时间的原因,导致太子的缺点渐渐暴露出来,从而令皇帝对其失去信心,最终导致被废,就好隋文帝的太子。
皇帝之所以敢随意废太子,就是因为还有的人选,而人也都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太子就不得已要谋反,这样做等着被废要好,至少有机会可以登上皇位。
就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他在八岁时就被立为太子,被唐太宗寄予厚望。可是随着长孙皇后去世,李承乾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唐太宗开始宠爱另一个李泰,而李泰也一直觊觎太子之位。李承乾没有办法,只好选择谋反,虽然失败了,但唐太宗最终没有舍得他,甚至为了保他和李泰的性命,才立了性格温顺的李治为太子。
第二、政敌太多
很多皇帝立了太子以后,就要开始培养他们治国的能力,让他们参与到政事中来。可涉及到政事,就必定会出现政见不同的情况。有的大臣害怕太子将来继位,会找他秋后算账,或是影响到自身利益,所以就想方设法谋害太子。
太子被政敌逼得走投无路,就只好起兵谋反,就像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汉武帝晚年疑心非常重,他常常梦到有人行巫蛊之术害自己,从而让宠臣江充去调查。
这个江充就和太子刘据不和,史载:
“江充自以与太子及卫氏有隙,见上年老,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言上疾祟在巫蛊。”
因此江充就陷害太子,说是他行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
汉武帝虽然宠爱这个,但与自身皇权起来,亲情就显得不值一提。最终刘据起兵诛江充,却被汉武帝视为谋反,刘据得无路可退,最终自尽。
第三、矛盾太多
历史上最和谐的父子,可能就属朱元璋与他的太子朱标了,可惜朱标早逝,让朱元璋非常痛心。但谁都不能保证,如果朱标不死,将来他不会和父亲产生嫌隙。
太子就算贵为储君,可他毕竟不是皇帝,大权还是要掌握在皇帝手上。但皇帝为了要培养,就不得不让其学习处理政事。如此一来,就出现一个矛盾的现象,就是太子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甚至朝中已经有大臣站队。太子拥有自己的势力集团,对皇帝来说肯定是寝食难安,此时就算再和谐的父子,也会产生嫌隙。
如果皇帝去世早还好说,太子将一切接手也就是了。就怕出现皇帝特别长寿的情况,这样时间一长,太子及其集团的势力,就会成为皇帝的心腹之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康熙与他的太子胤礽。
康熙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直都很宠爱嫡子胤礽,在其周岁就立为皇太子。到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他已经当了三十多年太子,这三十多年的时间,足以令父子之间的嫌隙无限放大。
早年康熙为了培养胤礽,没少花费心血,但随着“”势力渐增,康熙也不得不提防起来。在他第一次废掉胤礽时,就曾说他:
“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虽然后来胤礽被复立为太子,但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令康熙失望。为了避免自己再无继位的可能,胤礽便决定策划谋反逼宫,结果失败后再次被废,且正彻底失去了继位的可能。
综上所述,古时候太子选择谋反,往往都不是自愿的,大多都为形势所逼。所以说太子是“高危职业”,一点都没错。不仅被自己兄弟计算着,还时刻要防止政敌谋害,甚至皇帝为了巩固权力,都不得不提防太子。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不依谋反拼一把,还能指望什么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