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之死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大家好,说起魏延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魏延是三国时期极具争议性的一个人物,有的人说他是一个军事奇才,只是被诸葛亮埋没了。也有的人说他的军事才能一般,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并不实用,而且野心非常大,所以才会最终死于非命。那么历史上的魏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魏延之死的实原因又是什么呢?
历史上魏延的形象,要《三国演义》中更加的惹人讨厌。《三国演义》中的魏延一直给人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而历史上的魏延不仅一路平步青云,而且还非常的骄傲。魏延就像是蜀汉前期的关羽一样,从来不把人放在眼里,而且还经常得罪大臣。魏延之死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过于狂妄,不把人放在眼里,得罪了很多同僚大臣。
根据《三国志》和《魏略》的记载,魏延在关羽、张飞等人相继逝世后,就开始变得非常狂妄。蜀汉的大臣里面除了诸葛亮之外,没有人能够魏延。由于蜀汉缺乏人才,北伐时期整个蜀汉只有魏延一名大将,所以诸葛亮对魏延关爱有加,不管魏延犯下多么大的错误,诸葛亮总是会包庇他。
正史上记载了魏延两次和同僚发生矛盾的事件,第一次是为魏延侮辱刘琰,刘琰是刘备时期的秘书,蜀汉的车骑将军,官职仅次于诸葛亮。魏延侮辱刘琰后,刘琰专门到诸葛亮军中举报魏延,结果遭到了诸葛亮的训斥,还险些被罢官丢职。后来魏延又曾经侮辱过杨仪,杨仪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文人,面对魏延的恐吓丝毫不肯屈服。魏延拔出刀来想要死杨仪,诸葛亮只是劝架,没有处理魏延。从这两件事都不难看出,魏延依仗着自己是蜀汉国内唯一的大将,经常做一些危害蜀汉团结的事,只是诸葛亮需要利用魏延,才对他包庇纵容。如果这样来看的话,魏延之死也并不冤枉,因为他的存在已经威胁到蜀汉内部大臣们的团结了。
诸葛亮临死的时候担心魏延会不服从自己撤军的命令,导致蜀汉大军陷入危险中,所以诸葛亮专门安排了杨仪作为蜀汉撤军的总管,并且告诉他如果魏延听从命令就让他垫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就把他扔在魏国,,任他自生自灭。诸葛亮的这个命令对魏延可谓是仁至义尽,假如诸葛亮的想要害魏延,完全可以在自己临死前将魏延死。诸葛亮的这个安排给了魏延很大的自,甚至默许了魏延投奔曹魏。
诸葛亮的本意是给魏延一个选择的机会,如果魏延愿意继续做大将,就让魏延回蜀汉。如果魏延不肯居于下,就让魏延自行选择去处。诸葛亮的一安排正的做到了有情有义,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命令,会给魏延带来身之祸。杨仪在撤退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邀请魏延,就带着军队撤退了。魏延看到自己被杨仪抛弃,并没有选择投奔曹魏,而是带领自己少量的兵力去追赶攻击杨仪带领的蜀汉主力。
结果杨仪告魏延,魏延在蜀汉朝廷内没有自己的亲信,被大臣一致认定,最终惨遭害。魏延被杨仪害不是诸葛亮刻意安排,诸葛亮也没有预料到魏延会带领军队攻击杨仪,并且最终被杨仪害,否则诸葛亮肯定会提前夺取魏延军权。但是魏延之死诸葛亮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假如诸葛亮能够在魏延得罪同僚的时候,及时的劝告和制止魏延,那么魏延肯定不会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
而且诸葛亮最后的撤兵安排,看似给魏延留下了很多的选择空间,却也对魏延安排不公。魏延是蜀汉军队的二把手,诸葛亮把兵权交给杨仪,魏延产生不满是肯定的。如果划分魏延之死的责任的话,魏延自身的责任是最大的,第二责任人是谋害魏延的杨仪,诸葛亮是第三责任人。虽然他没有参与谋害魏延,却始终难辞其咎,魏延死后蜀汉彻底没有了大将,只能依着魏国的降将姜维和廖化等小将来进行北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