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正卯的死于孔子有关吗?他是否的是孔子的?
说到少正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少正卯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据说少正卯能言辩,还曾开办私学,招收了不少学生,甚至还把孔子的学生都给吸引了过去。孔子评价少正卯,说他集结了五种恶劣的品性,而且有惑众的能力,这样的人不可不。而少正卯最后也是以“君子之诛”被。当然孔子对少正卯表面的说法如此,实际上背后还有令一层意思。很多人怀疑少正卯的死可能和孔子有关,其中的相到底又是怎样的呢?
孔子一生都在主张要讲礼,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温良恭俭让,但在史书里,他却了一位叫少正卯的人。
少正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呢?孔子为什么会他?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说孔子少正卯完全是公报私仇——少正卯也是个教育家、民办校长,在孔子收干肉教学的时候,少正卯也在搞教育,而且教学方法很有一套,把孔子的们都吸引过去了,是孔子强劲的竞争对手。哪怕孔子凭借努力再招收满了学员,也会又一次被少正卯的营销手段吸引得转学,造成三盈三虚(只有颜回一直跟着没走)。孔子门庭冷落,很郁闷,心里更恨透了少正卯,等他终于在鲁国当上大官,就找借口了少正卯。
这个说法出自《论衡·卷十六·讲瑞篇》:“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
不离不弃二人组,孔子与颜回
此言一出,孔子的形象更找补不回来了,少正卯,也成了他声誉中最难洗白的一点。
那么,咱们朔本追源,来看看孔子和少正卯到底是怎么在史书上“发生”关系的。
关于孔子的资料,首推《论语》《礼记》,但这两本典籍都并没有出现少正卯其人,孔子在此时也就没法跟少正卯产生一点联系。
其次看《史记》。《史记》把孔子作为圣人推崇,作为最职也只是鲁国“代相”的孔子,却被列为了《史记》里的“世家”篇,与有世代传世的诸侯地位相等,可以说司马迁对孔子“造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推波助澜。
就在《史记》里,少正卯出场了,而孔子确实了他。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於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史记·孔子世家》说,在鲁定公十四年的时候,孔子56岁了,这一年,孔子升官了,从掌管典狱诉讼的大司寇升为国相。
严格来说,鲁国当时并没有“相”的概念,而是“四司”。鲁国那会儿掌握大权的三桓家族,季孙氏任司徒,叔孙氏任司马,孟孙氏任司空,臧孙氏任司寇,孔子就是在臧孙氏落败以后成为大司寇的。国相概念,大概是学习晋国和齐国制度。
孔子一心想成为在国内有话语权和能伸手管一管的人,终于当上了上卿,于是孔子露出了开心的表情——“有喜色”。
有人说,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孔子是小人得志,当上大官就乐不可支,何况,不是君子不喜形于色吗?
孔子的喜色,喜的确实是当上大官,但当上大官以后的工作,旨在施展主张、为鲁国大治,而不是可以以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模式自此开启欺压路线。君子乐,然后笑也,孔子喜的是能施展抱负,维护秩序。
不过,里也确实有偏古板的人,一本正经的地跑去问孔子:为啥你开心你就表现出来?
孔子解答,“我开心的是可以为大家办事了啊”。接下来,孔子开始办事了——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从《史记》里可知,少正卯是鲁国的一位大夫,并且知法犯法,有乱政的行为,至于怎么乱,乱成了什么样的危害,《史记》突然失语了。而了少正卯以后,鲁国也并没有马不停蹄地繁荣昌盛,而是等孔子继续在鲁国当了三个月管事,做了一系列优良措施,鲁国这才大治。
那么可以说,少正卯是开了个治理鲁国的头,少正卯只是一个典型,被抓来类似于“借你人头一用”,用以儆猴。
《史记》里是追究不出来什么细节了。那么,再看另一本研究孔子跳不开的书——《孔子家语》。
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于朝三。
《孔子家语》里,前面和《史记》没差别,孔子升职了,很开心,那位不知名的“迂腐”,改成了子路,然后孔子又解释了一通为什么高兴。
接着,孔子开始动手:于是朝政七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于朝三。
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孔子刚升官7天,就在朝堂的两座高台下了乱政的大夫少正卯。不仅如此,“残”的孔子还把少正卯的体放在朝廷上让猴子们围观了三天,以儆效尤。
可能们都觉得老师太过分了,于是派出学生里口才最好的子贡去问话:“少正卯在鲁国也是个名人了,老师你才当政几天就了他,会不会有点失策啊?”子贡问得很婉。
孔子解释,说“来来来,我给你说说我为啥要他”。于是孔子一连串举了五种作恶多端的行为,而少正卯每条都中,简直是恶贯满盈。不他,朝廷就不会安稳。末了,孔子还举出跟自己一样的一堆代表,如,商汤是圣王吧,他了尹谐;文王呢,也了潘正;周公大贤,还了弟弟管叔和蔡叔;姜太公也了一个叫华士的;管仲、子产这种古之遗爱,当政期间也纷纷了人。足见,不是问题,你想治理好天下,恶人总是要的。
按《孔子家语》的,问题其实也不大,少正卯是恶人,孔子也解释了他的理由。
《荀子》也写了这段事,和《孔子家语》相差不大,唯一的区别是,《荀子·宥坐》里说,子产不仅了一个人,还了郑国一个老喜欢钻法律空子的邓析。
《孔子家语》和《荀子》关于这段内容,谁的记载更早,还说不清。《孔子家语》的成书年代未定,《荀子》里更是有荀子和他们增补的内容,所以,保不准谁抄了谁。
再后面就是东汉王充编的《论衡》等书,继续扩大这件事,把孔子少正卯补出了更久远的原因——俩人在当乡村校长的时候就是老对头。
那么,咱们系剖析一下这种渐进层垒的“史料”。
首先,子产根本没处理邓析,正邓析的人是郑国另一个贵族,驷歂。“驷歂邓析,而用其《竹刑》”《左传·定公九年》。
其次,关于孔子的残做法,也很值得申辩,因为不太可信。
以礼治国的春秋有个著名的礼,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大夫级别的人都是贵族,要点面子的,即使犯了很大的错,也不会让那些“刀笔吏”去对他们拷问。正常的做法,都是让他们自己,属于有尊严的死去。这一点,整个春秋历史都在执行,可以作为例证。
同样在《孔子家语》里,孔子对“刑不上大夫”专门做了一通解释。
那是冉求有一次问孔子:“都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那大夫犯了法就不治了吗?庶人就可以完全不用礼了吗?”
孔子说:“不是这样的”,然后解释了一通为啥设置刑法,以及大夫如果犯了重罪是怎么处理——“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如果犯了大罪的,就让他自己对着北面拜了以后自裁,国君不会派人去抓着他引颈受戮,那样太难看了。
连派人去都违礼,孔子既是礼的维护者,又特地解释了“刑不上大夫”的作方法,却又激烈地了少正卯而“于朝三”,这不是太矛盾了吗?
再者,孔子“”后列举的那一堆“名人事件”,除了周公诛管、蔡确有其事,的都不见于正规史书。这极有可能只是百家争鸣时期,各家为了力证自己有道理、有说服力而套用著名人物编的故事。
假如孔子的了少正卯,而且做出这么难看的作,政敌还不抓紧机会大写特写,把以“礼”上台的孔子以“违礼”攻击吗?要知道,孔子在鲁国出道当上大司寇,可是挤倒了鲁国老贵族臧孙氏,属于蹿升空降式人物。后来孔子又将那些平民以跨越当时阶级的方式带进鲁国政局,分别安排在三桓家中当官,占了不少原本属于贵族的资源。如果他敢如此违背当时惯例,早被蛰伏的政敌轰走了。
另外,孔子一贯的行为准则也不允许他做这样的事,准确地说,孔子不是个喜欢的人,也绝不是个会来“震慑”朝野的人。
这么说是有证据的。
孔子老年时,三桓家族最牛的季孙氏族长季康子曾去请教孔子怎么当政,季康子有自己的想法,说:“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我想个无道的人,把国家整到“有道”上来,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子为政,焉用?子欲而民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上之风必偃。”
你当政哪里用得了戮?你自己行为向去引导民众向就可以了。君子的行为准则就像风,底下小老百姓的就像,风怎么吹,怎么倒,这不是的问题,而是风的问题。所以,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看,孔子是反对震慑法的。
虽然孔子一辈子都在“为治者服务”,但孔子的治国理念向来是,领导们先做好自己,百姓再跟着怎么做。因为百姓的行为准则,是像小孩效仿大人一样,完全根据领导者指示的。同样一批老百姓,生在尧舜时期就是顺民,生在桀纣时期,就变成了举大旗的人,这哪里是百姓的问题?是治者的问题啊。
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等,都是这种理念而产生的治国言论。主要在导,引导,而非戮。
季康子的问政,就是对孔子少正卯最好的反证。
最后,说说被者少正卯这个人。
少正是一个官职,那么“卯”才是他的名字。然而,当你查阅了春秋官职会发现,鲁国根本没有“少正”一职,那么也不可能有少正卯这个人。“少正”是郑国的官职,如著名的子产就当过少正,“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曰”《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那么脑洞大开地设想一下,少正卯这个名字,或许一开始就点名了相——“卯”和“冇”同音,“冇”表示没有的意思,也就是说,少正,没有呀。根本没有这个人!
那么,这个不存在的人是怎么被孔子的呢?
他生于诸子百家之口,也死于那批编故事的人之口。而孔子作为儒家先师,完全是莫名被牵连进来的人。换句话说,诸子百家故事中的孔子,大多都是他们编造的孔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