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八旗中,正白旗为什么能与两黄旗平起平坐?

  提到清朝,八旗制度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没有八旗制度,就没有清朝的建立,或者说没有清朝的入主中原。相信在大多数朋友眼中,八旗除了两黄旗以外,的都是次要的,都是不重要的。毕竟,在我国古时候是以为尊,且只有皇室才能掌握并拥有。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清朝的八旗制度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其中上三旗为正黄旗,镶黄旗以及今天的主角儿,正白旗!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为何正白旗能与两黄旗并称为上三旗,而五旗就只能名列末尾。

  一,八旗制度的起源

  清朝(满族)的前身是女族,而女族有个传,那就是全民皆兵,以家族为纽带,或外出狩猎或对外征战。女族最基础的团队划分为十人,一人为牛录额(女语,首领的意思),九人为附从。

  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吞并女乌拉部后实力达到了短暂的巅峰,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手下的人马,他便对所有人进行了改编,即八旗制度的雏形,大概是300人设一牛录(八旗核心的重中之重),以牛录额领,并以黄,白,红,蓝四色为旗帜颜色,每一旗设一旗主(全部为自己的直系亲属),且每一旗的牛录数不尽相同。

image.png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的实力更进一步,因此他又增设甲喇这个量级,其中每五牛录为一甲喇,并设甲喇额一名。就当时而言,除了努尔哈赤亲自领的正黄旗以外,三旗的人员数量配备基本都是五甲喇。

  同年年底,努尔哈赤因为见剩余青年丁壮过多,便下令再增加四旗,即后来的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与此同时,他又在八旗制度上增设了前锋,骁骑,护军三营,八旗制度的基础框架就此正式确立,再往后,虽然清朝历代治者都在这个框架上有所增减,但核心基础一直如此。

  二,正白旗的地位起伏

  清朝入关之前,其实没有所谓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即使是两黄旗,也不过是人数多了一些,铠甲颜色亮丽了一些。那为什么后来会出现这种划分,而且还是正白旗异军突起呢?这个其实要提到两个人,或者说两股势力,他们分别是以多尔衮为首的白旗势力(阿济格,多铎),以皇太极为首的黄旗势力(皇太极与三大贝勒)。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史料记载是非常受努尔哈赤的喜欢,甚至生前有将大汗之位(当时清朝未立国,名为后金)传给他的想法。但皇太极此时站了出来,因为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也是当时清朝核心治层的四大贝勒之首。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以超乎所有人的心计先是整合四大贝勒,然后又逼死多尔衮的山即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并以此成功取得后金大汗的宝座。成为大汗后,皇太极又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掌握两白旗(他是正白旗,镶白旗通过手段得来),并以此力压六旗,成为后金说一不二的主人。

  再往后,努尔哈赤先后除掉四大贝勒,自己治整个后金,并借机将努尔哈赤赐给多尔衮势力的两黄旗与自己的两白旗互换(衣换人不换),且以此最终确定了当时后金的形态。然而,皇太极再强也强不过岁月,最终还是在清朝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逝世于盛京后宫之中。

  按理说即使皇太极去世了,也会有继承他的位置,因为当时清朝已经改奴隶制为封建制,所有能者居之的汗位也变成了嫡系传承的皇位。可问题在于,皇太极死后没有明确地表明由谁继位,所以尽管他的长子豪格手握正蓝旗,且得到了两黄旗的支持,却还是不能顺利继位。原因在于,当时的多尔衮一伙也手握两白旗,且通过威逼利诱迫使三旗不敢明确表明态度。

image.png

  经过长时间的撕扯后,清朝内部达成协定,由年仅6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即后来的清世祖顺治皇帝。顺治继位后,多尔衮被任命为两位辅政大臣之一,而此时的多尔衮也立刻开始清算所有不支持他的人,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皇太极长子,正蓝旗旗主肃亲王豪格。经过五六年的时间流逝,多尔衮在把持朝政的过程中不仅将另一位辅政大臣罢免,还同时将朝堂上所有的非嫡系官员全部清除,并在各个要处安插自己正白旗的人员。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终身无子的多尔衮逝世,此时此刻的顺治帝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亲政之路。但尽管多尔衮已经逝世,顺治帝却还是无法摆脱正白旗的控制,因为经过长年累月的侵蚀,朝堂上大半官员和岗位都有正白旗的身影,如果全部撤换那势必会引起剧烈动荡。因此,顺治帝便下令,将正白旗与两黄旗收归皇帝所有,由皇帝担任旗主,并下令只有这三旗才能驻守京城及附近(上三旗正式确立)。

  最后,在清朝八旗中,正白旗之所以能和两黄旗平起平坐,并被称为上三旗。就是因为上文提到的这两个原因,其一是多尔衮的大力扶持,其二是正白旗的前身太过特殊,即努尔哈赤时代的正黄旗人员配备。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