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一两银子和民初一块大洋相 两者之间的力相差多少

  对银子和大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清朝电视剧之中,我们动辄听到主角们一出手就是几十两,几百两银子,完了还说不要找了,拿银票出来就像拿一沓一块钱一样。一两银子在古时候到底多值钱呢?到了晚清是否大幅度贬值?和时期的大洋相哪个更值钱呢?

image.png

  在古时候,一两银子的价值其实随着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唐朝和汉朝,经济发达,银子的价值较高,相对来说,一两银子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到了宋朝以后,银子的价值渐渐贬低。但是总体来说,重金属的价值还是相对稳定的,没有贬值到随便一顿饭都要吃几十两银子的地步。

  古时候中国银子还是较稀有的,根据古籍记载,在清朝初年,一两银子的价值还是非常可观,可以换到制钱一千二百多文。到了清朝末年,当时的一斤猪肉(差不多是现在的1.2市斤),百姓们用20文钱就能买到,一亩田地的价值保持在10两银子以下。

  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下儒林外史这部小说,虽然这部小说的历史背景是在明朝,但成书时间是在清朝,对银子的价值描写更加贴近与清朝人们的生活。范进想要和岳父胡屠夫借钱,惹恼了胡屠夫,他开口就骂范进:“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我一天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

image.png

  这虽然胡屠夫随口骂的一句话,但是也能看出两点信息:第一,当时的普通人家一年收入也就只有几两银子,也能马马虎虎养活一家子了;而有一技之长的胡屠夫来说,一头猪也没有一钱银子,一年收入可以到30多两银子,也怪不得范进会找他来借钱了。

  到了清朝中期,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银铜贵的现象,到了清朝末年,银价更低。史料记载,在光绪二十五年时国外列强争相中国的制钱,为本国积累铜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庚子赔款本来是以银子来赔款的,但列强随即就意识到了“吃亏”,强迫清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此时,大量的白银又回流到了中国,再一次加剧了银子的贬值。在民间富商之中出现了抛售白银的现象。

image.png

  另外,银子的价值还需要看成色。十九世纪,在市面上流通的银子有碎银子、银元和银锭三种,成色不一,不好笼地计算一两银子的力。在1884年北京,一两银子可以买70多斤的大米。如果租房子的话,在当时的北京闹市区租六间房、占地半亩的四合院,一个月也就用一两多银子。看来当时的食品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较高,而租房也到了便宜到我们羡慕嫉妒恨的地步。

  在抗战争之前,我国的物价相对较平稳。拿上海来说,当时的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在20个银元左右,教师大概每个月有50元左右的工资,记者医生可以拿到月薪上百元,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大作家,一个月能拿到上千元的稿费,收入相当高了。而在当时,如果收入低于10元的家庭,都算是困难户。写到这里,大概大家可以明白为什么生活困窘的依萍在看到如萍20元的手链时顿时失控了。

image.png

  再说在北京,在1911年-1919年之间,一个银元大概可以买到30斤的大米,8斤猪肉。后来因为动荡,银元贬值,十年后一个银元差不多能买到16斤大米。在30年代,人们依旧可以用一块大洋请朋友吃一顿涮羊肉,或者带着女朋友去吃一顿西餐。

  和清朝一样,当时在北京租个房子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个月大概只要5到10元。可以看出,一块大洋在当时的力还是较强大的。而现在的资料大部分是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数据,如果在小城市或者较偏远的农村,大洋的力则会更强一些。

image.png

  由此可见,大体上来较,一两银子一枚大洋的价值还是高了很多。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