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禅看来,诸葛亮算是忠臣吗?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刘备死后,诸葛亮基本上算是蜀国声望和资历最高的人,同样和他是托孤大臣的李严就非常的没存在感。而且刘禅实在没有君王之相,能力也是刘备差了不少,所以不能以重任。就这样诸葛亮成了蜀国实际的掌权人,但是这样的关系就使得刘禅很尴尬,如果都挺诸葛亮的那诸葛亮对刘禅来说还算是一位忠臣么?可能当时诸葛亮看到刘禅基本上也对他不报什么希望了,所以自己坚持北伐,最后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在古时候,皇帝为了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特设了一种对大臣的封赏制度,名为“加九锡”。具体而言,就是皇帝把九种尊贵的器物仪仗赐给大臣,拥有了“九锡”之后,此大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朝廷中享有的权力地位仅次于皇帝一人。正因为“加九锡”的意义非同寻常,所以历代皇帝轻易不肯对大臣施行,历朝历代“加九锡”的大臣寥寥可数。
从实际效果来看,“加九锡”这种封赏制度,可谓弊端极大,对皇权构成很大威胁。被授予“加九锡”的大臣,身份地位在臣子中无人可,距离至高无上的皇权,仅仅只有一步之遥,唾手可得。因此,乱臣贼子篡位自立,往往把“加九锡”作为一个过渡步骤。两汉之间的王莽篡汉自立,三国曹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昭弑君夺权,他们事先都曾“加九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加九锡”已经成为皇帝的“实习期”,过了实习期,此人就有极大可能当上皇帝,成为野心家的代名词。蜀汉丞相诸葛亮,也曾经面临过加九锡的处境。随着刘备和五虎上将等中坚力量相继故去,蜀汉已经形成诸葛亮一家大的局面,刘禅暗弱无能,与曹丕等同代人相相差甚远,因此诸葛亮逐渐成为揽蜀汉大权的权臣,完全具备了加九锡的资历和条件。
《三国志》引用《诸葛亮集》中的记载证实,蜀汉大臣李严,曾经和诸葛亮谈论过此事。李严认为诸葛亮位高权重,声望崇高,功勋卓著,建议他“宜受九锡,进爵称王”。只要诸葛亮点个头,文武百官无一人会反对,必将水到渠成。但诸葛亮何等精明,他深知王莽、曹加九锡引来世人唾骂的教训,拒绝了李严的建议,不肯加九锡。
事情发展至此,诸葛亮还无愧于他的忠臣本色。但诸葛亮在拒绝李严之时,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诸葛亮说:“现今征讨曹贼,一直没有大的成效,我也还没能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如果此时就妄自尊大,于理不合。等到消灭曹魏,收复中原,皇帝回到中原故都,那时我与大家一起接受封赏”,然后他说了一句惊世骇俗之语,“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用今天眼光来看,诸葛亮像是随口说了一句玩笑话。但别忘了,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是君臣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这句话就有明显的谋朝篡位之嫌。加九锡已经是臣子所能达到的极限地位,九锡之上只有皇帝一人,所谓十命可受,等于说是当皇帝也可以接受。虽然他只是说说而已,从始至终没有付诸实施,但在封建时代,任何一个大臣敢说这样的话,对皇帝而言都是不可原谅的。
刘禅如果听到这句话,只怕会马上翻脸。历史上因为一句话说错被皇帝头的事,可谓是数不胜数。你诸葛亮就是本事再大,功高再高,这种明目张胆的悖逆之语也是说不得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