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前去攻打匈奴时,汉明帝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窦固?
汉朝的名人将士数不胜数,今天为什么说的这位人物是东汉明帝时期的一位体骨铮铮的汉子,文韬武略,谦卑待人,得到整个东民的爱戴,他就是:窦固。汉朝到了明帝治的时候,国家太平,风调雨顺,国家财政收入逐年增加,老百姓安居乐业,连年大丰收,整个国家进入兴盛时期。
这时的明帝在治理国家如此满意的时候,就觉得应该和之前的汉武帝那样,万国朝奉,周边国家都成我汉朝的附属国,到这里来朝拜,进贡当地的奇珍异宝各种土特产,甚至继续追击北方的匈奴,明帝也希望有汉武帝那样的丰功伟绩,不仅让国人知道,他的英明,还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正义形象!
谒者仆射耿秉【谒者仆射:古时候的一个官名;耿秉:汉朝名将】,官职为谒者仆射的耿秉当时一直上报朝廷,申请皇帝同意自己的奏折,允许耿秉带兵北进,前去攻打匈奴。
明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同意了耿秉的建议,一个是为了安定北方,确保边疆的长期稳定;一个是目前国库富足,粮不缺,派兵前去攻打没有经济之忧;最后出于私心,希望能有汉武帝一样的丰功伟绩,在自己身上。
为了确保这次北征能够取得胜利,明帝特意命令窦固和耿秉还有几个人一起商量出兵的计策路线!明帝为何首先想到的是窦固呢,而且最想听一下窦固对这次北征的建议,因为窦固之前曾经在边塞工作很久的时间,窦固对边疆的人文、地域、匈奴都非常的了解,因此窦固对这次北征有绝对的发言权。
窦固听取了各位大臣的建议以后,说到:现在的塞北正是丰水期,雨水充沛,到处是地,这样对我军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单准备马匹的食物,不仅减轻了队伍的行军速度,还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于是明帝下决心北征,前去剿灭匈奴。同时命窦固为奉车都尉,耿秉等人都要听从窦固的指挥,窦固有临时设置中郎等职位的权利,要求他们团结一致,小心行事,等待凯旋而归!
同年冬天他们驻兵在酒泉郡,整顿人马,商议攻打匈奴的策略和行军路线。
第二年二月份,窦固带领军队开始往北前进,他们兵分四路前行。窦固带领一堆队人马,从酒泉出发;耿秉带领一队军马,从居延出发,剩下的两队人马分别从高阙和平成出发。
兵分四路,各自出击寻找漠北的匈奴,窦固率领的军队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到达了天山,在天山附近发现了匈奴的踪迹,于是排兵布阵准备打仗,经过一场生死搏斗之后,窦固军队死匈奴一千多人,而且通过战俘得知,这支军对是由呼衍王领导的。
于是窦固乘胜追击,一路追到了蒲类海【今天:新疆巴里坤湖地区】在这里又和匈奴连续的打了几仗,不过这时候的匈奴已经没法和之前的相,经过长期的北征驱逐,导致匈奴实力大不如从前。
窦固军队经过一场战争,轻轻松松就夺去了伊吾卢【今天:新疆哈密西北四堡】。
为了确保这里的合法性,以及后的长治久安,不被匈奴侵犯,于是窦固在这里设置了宜禾都尉,正式成为汉朝的疆土,窦固还在伊吾卢城留下汉朝的士兵驻扎定居,既可以守护这里的安全还留下了资金和工具,让他们开垦这里,能够自己丰衣足食,自己养活自己。
安顿好这边的事情以后,窦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命令班超为假司马【假:翻译为副,古时候官职假基本就是副的意思,而不是假之意】,让班超出访西域,劝说西域的小国家成为汉朝的附属国,定期来汉朝进贡朝拜。
历经数月之后,班超成功回来,不仅平安回来了,还带给了窦固好消息,周边的小国家原意听从汉朝的命令,班超还讲述了西域的地域文化,人文风土特点,把见到的听到的觉的新鲜的事都和窦固做了汇报,窦固听了以后也非常的开心。
于是窦固把这一切汇报给了皇帝,皇帝非常的高兴,不仅给班超封赏升官,还支持班超继续出访西域,一个是继续帮着劝说周边的小国归顺,一个是带来了外面的新奇东西。于是窦固继续让班超出使西域。最后共计有三十多国听从了班超的建议,归顺了汉朝!
窦固不单单懂的带兵打仗知道,还能深谋远略,知道如何做好规划,提前布局,在汉朝的发展壮大上,窦固可谓是功不可没,为明帝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