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对待王 清朝和明朝谁更加高明一些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清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清朝的体系,有“清承明制”一说,权力结构基本都承继于明朝。但在对待王们的方式上,两个朝代却截然不同,明朝将王们分封到全国各地,而清朝却全都圈养在京城。
为何如此?
这么说吧,无论是分封王于各地,还是在京城,其本质都是一样的,一方面削弱王的权力,谨防这帮叔伯、兄弟、子侄威胁到皇权,另一方面让其在可控范围内发光发热为朝廷效力,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方式而已。
咱们先来看看明朝。
简单来说,明朝分封王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对中央政权产生威胁、以及加重了财政支出这两个方面。
分封诸子及兄弟叔伯为王,是开国皇帝们普遍会有的举动。自家都当皇帝了,总不能不让至亲们沾光。而且俗话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开国皇帝认为,这些王将起到替天子镇守四方、护卫中央的作用。
因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先后将二十四个,和一个从孙分封于边疆及内地的主要城市,让们都享享福,同时也为朱家江山帮衬着尽点力。
当时元朝残余势力还挺猖獗,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等九位守边的藩王,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替明朝守边关、维护中原安定的作用。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就是“朕无北顾忧矣”。
但汉朝诸王之乱,是朱元璋的前车之鉴,他肯定不希望明朝也发生那样的事情,于是对藩王作出很多,总体来说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相于汉朝的藩王,权力缩水了很多。
汉朝藩王在自己的封地上就是土皇帝,拥有着军政大权,那可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明朝藩王没那么牛,对封地只有使用权没有管理权,更不许干涉民生经济。
其实在朱元璋晚年,就已经发现封出去这么多王是很有问题的,尤其定皇孙朱允炆为人之后,更担心他压制不住众多强势的叔叔,于是特意给们下令,自己驾崩后不许回京奔丧,好好待在封地,就怕他们趁机夺位。
然而还是没防住,朱元璋前脚刚去世,后脚明朝内部还是有了靖难之役,朱棣以藩王的身份,成功夺下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
朱棣自个儿的是起家,所以自此以后,明廷对藩王就越来越提防了,总的来说就是不需要藩王对朝廷有用,只需要乖乖待着就行,对其从头管到脚、从生管到死。藩王子孙不农、不工、不士、不商,啥都不准做,没有任何谋生的技能。
到明朝中后期,明廷中央几乎是把藩王当猪养,只要不,想干啥都行。藩王们无事可做,唯一的乐趣就是生孩子,子子孙孙呈指数级增长,数量像雪球一样越越大。
而这些龙子凤孙都是有爵位的,他们的册封及宫室、婚姻、丧葬诸费全来自于朝廷给的俸禄,本身没有额外的收入。随着时光的推移,王府繁衍为一个巨大的寄生团体,给明朝的财政造成严重的负担。
明朝末年崇祯穷得衣服都打补丁了,连年对外作战的军费也供不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要豢养诸多藩王府。
清朝吸取明朝的经验教训,不给王列土封疆,甚至不许出京,就圈在京城里,有爵位而无封地。所谓山高皇帝远,反过来,不在山中皇帝就不远,由不得王们放肆,也难以形成自己的小朝廷或私家军队,掌控起来较方便。
但要说明一点,明朝的王,除了云南沐王府,全是姓朱的。清朝的王则有两种,一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宗室,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另有蒙古王公,同样分为亲王和郡王。
这里讨论的特指宗室王,蒙古王们一直待在大原,几乎每一代都有皇室公主下嫁,用以加强满蒙之间的联系,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和亲。
清朝王在朝廷的监控下,想做小动作是很难的。像朱棣起兵靖难那种事情,在清朝就绝不会发生,既无封地也无士兵,王们拿什么?
而且清朝和明朝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明朝王爵代代相传,一旦封出去,只要不犯人怨的大错,或者不绝嗣,嫡系这一支就能世袭罔替地往下传承,不存在爵位递减一说,很多王府在明朝灭亡后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如四川的蜀王。
而清朝相反,王们如果没有立下大功,或者得到皇帝特别的喜欢,就按照“降等世袭”的原则往下传,一代减一等,直到成为普通宗室。清朝一共只出现过12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明朝少得多。
但因为清朝优待所有八旗子弟,因而财政压力并不明朝轻。
总体来说,明朝的思路,是将王们赶到封地,禁止他们接近权力中心,而清朝的思路是将王们放在眼皮子低下盯着。哪种更有效呢?从集中皇权这个角度来说,清朝的更有效,至少没有一位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