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唐朝不良人敬业忠心 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不良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不良人是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差使,称谓“不良”或“不良人”。清梁章钜《称谓录》引《说铃续》:“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

  曾几何时,不良人屡屡出现在小说和影视剧中,也是这些年来文学作品中喜欢塑造的一个形象。

  那么不良人的经济地位和地位如何?

image.png

  答案是不咋样。

  先说经济地位方面,沈括在《梦溪笔谈》:“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所谓“吏人”,是指官府内部的无正式编制人员。也就是说不良人相当于无编制人员,而且今的编外人员好歹还有固定工资,不良人连固定工资都没有,可见其经济地位之低。

  再说地位方面,不良人被称为“民”。唐朝的户籍制度把人民分为“良民”和“民”两种:“良民”为有田地、有产业之人;“民”为没田地、没产业之人。“民”又分为两种,为官府做事的底层差役、捕快等属于“官民”;为大地主官僚们做仆人和奴卑的叫“私民”。不良人就属于“官民”,其实单从“不良人”这个称呼我们就能感觉到,不良人的地位是很低的。

  那么没编制、没固定工资、没地位的不良人为什么在影视中还那么敬业那么忠心呢?是不是小说作者或者影视导演故意美化呢?影视剧拍错了吗?

image.png

  答案是:不是,不良人确实在唐朝的基层治理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大部分敬业又忠心。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看问题过于片面才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认想想,就会觉得理所当然。

  首先说经济地位方面

  经济地位低不代表收入就低。没有编制,没有固定工资,就一定等于收入少吗?
不是。沈括《梦溪笔谈》不是有一句“唯以受赇为生”吗?这说明不良人没有固定工资但是有灰色收入,而且是以“灰色收入”为主的。盛唐时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又加上万国来朝,错综复杂,不良人每忙忙碌碌要面对形形人员的管理和纠纷调解。在做事的时候,收点管理费、好处费也就理所当然。唐王朝上层机构既不用为管理错综复杂的基层而头疼,也省去了财政负担,所以基本上对这些不良人灰色收入采取默认的态度。这些在影视剧中也是有体现的。事实上宋朝时基层捕吏才开始有固定收入,国家机构才开始对捕吏的灰色收入进行管控,但是有了编制和固定工资的捕吏收入反而没有编制时少了很多。

image.png

  再说地位。经济地位决定地位,唐朝时期,划分为“民”的前提是因为没有产业田地,这只能说明自己的出身,不良人有了大量的灰色收入后,积累了很多金钱,买田置地不在话下。买了田地后,有了产业,自然就算不上“民”,民身份就没什么意义了,地位马上就上升起来了。

  收入可观,地位也会因为收入增加而改变,自己的好子可期,不良人们当然干起来越来越有劲。

  当然,家国情怀在起作用。尤其盛唐的强大让他的每个国民都自豪,维护治安,确保一方百姓安宁,一般的不良人,还是有这个责任感的。影视剧也是有体现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