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宋朝皇帝的功绩来说,为什么ldquo;平庸rdquo;二字并不为过?

  公元1127年,金朝的铁骑踏进了开封。因为就在不久前,北宋皇帝面缚衔璧,到完颜宗翰的帐中递交了降书,北宋至此不复存在。这一天,被后世称为“靖康之耻”,这个之君,是宋钦宗赵桓。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钦宗可以算是北宋历史上唯一一个平庸昏聩”的皇帝。他的父亲宋徽宗,虽然昏聩,但一点不平庸。艺术全能,冠绝千古,是级的人物。只是做皇帝太“轻佻”,误了天下。

image.png

  本身资质普通,而且优柔寡断,软弱无能。对既没有洞察力,对臣下却颇有猜忌心,罢李纲,疏种帅,迷鬼神,活活把一个不该死的北宋给作死了。

  如果从钦宗开始,往上数,北宋还有七代皇帝(太祖除外),多多少少可以称得上一个“昏”字;往下数,南宋有八代皇帝(高宗除外),亦也可以称得上一个“庸”字。

  开国之君太祖赵匡胤不用多说,雄才大略,拥有超高的智慧和军事才能,而且还颇具创造力。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稍差一些,在军事上屡出昏招,是个“不知兵”的“小人”,不过虽攘外不足,却安内有余,治国的手腕还是过硬的。

  到了宗朝,澶渊之盟,如果没有寇准,恐怕是拿不下来的。至于后期宗疏远寇准,而大搞什么祥瑞,甚至还改了年号,叫什么“大中祥符”,还兴师动众的去封禅泰山,说他一个“昏”字,应该不算过分。

  至于仁宗,虽有昏聩的举动(如特别好色差点耗干自己,如停止庆历新政),但绝不能说平庸,因为他开创了北宋从未有过的盛世。讽刺的是,一个是“百事不会而为君”,一个是“百事皆能不能为君”;一个开启盛世之途,一个是走上末世之路,仁宗和徽宗,就好像是一面镜子的正反两面,又好像水和火,阳与阴,和旧,就这么荒诞喜剧般的存在于北宋的晨昏之中。

  说到和旧,就不得不提神宗和哲宗。神宗是非常英明有为的君主,但熙宁变法,却失败于无形。置身于其中的神宗,应该会感到很茫然。他勤奋、敏锐,勇毅,而且用人专一,王安石也称得上是改革的大家,才华横溢,衷心为公,一生清廉,但改革还是失败了。

image.png

  哲宗大概也想不通,因此他把神宗的失败归因于政策的贯彻时间还不够长,所以他毅然决定,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去继续“绍述”神宗的事业,谁知却把北宋拖入了争的无底深渊。

  神宗和哲宗,都是敢于奋发的君主,他们“昏”得不明不白,但他们绝不平庸。而至于靖康以后的南宋皇帝,就大都显得是平庸了。

  高宗暂且撇开不谈,这是个太复杂的人物。自孝宗开始,南宋几无英主。孝宗算得上是很想有所作为的君主了,但他的才能,手腕处处效仿高宗却总有“东施效颦”的感觉;他的志向,收复中原虽非常坚定,奈何没有那实力。他的一生无所作为,就功绩来说,“平庸”二字并不为过。

  至于他的子孙,光宗差不多是抑郁症,宁宗差不多是自闭症,理宗、度宗,极度依赖权臣,平庸到已经称不上昏聩。最后的恭帝、端宗或帝昺,已是末代的余音,平庸昏聩已不足道哉。

  也许是宋太祖集天地之灵于一身太过了吧,也许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漫长无视或防范的折磨,他的子孙(南宋孝宗以后的皇帝)多平庸,碌碌无为。而太宗皇帝一脉的子孙(北宋太宗至高宗的皇帝)多昏聩,政令颠倒。如果要猜的话,莫非是当年那烛影斧声和逼死弟侄的行为损了阴鸷了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