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后,为什么朱元璋没有重用刘伯温?
说到刘伯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里,刘伯温绝对算得上是功勋卓著的一位,朱元璋将自己作刘邦,将刘伯温作张良,后世对他的评价更是远超前人,诸葛亮才辅助刘备搞了个三分天下,而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直接一江山,俗话说盛名之下无虚士,这样一位被“神话”了的人,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有大才之人,那为什么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没有重用他呢?
计出定天下,大材小用
首先刘波温的功劳非常高,在与张士诚、陈友谅争夺天下时,刘伯温敏锐地发现了张士诚与陈友谅各自的性格缺陷特点等,极力主张朱元璋安抚张士诚,先集中兵力对付陈友谅,正是刘伯温长远的战略目光以及策略,为朱元璋问鼎天下立了大功,可谓是决胜于千里之外,计出问鼎天下。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大肆封赏那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手下兄弟们,不用想刘伯温肯定也是作为开国功臣之一,但是封赏之时仅仅只是封了刘伯温一个“诚意伯”,一个小小的伯爵,而且在受封这个爵位以后,仅仅一年就被免职,最后患病被赐“衣锦还乡”,对于这样一个大才之人显然是大材小用了。
功劳足够,苦劳不够
造成这种原因重要的一点,朱元璋是贫苦出身,早年起兵未发迹的时候是得到很多人支持的,这些人中有很多是一开始跟着朱元璋到最后的,这属于资历老,辈分高,就算是讲究功劳苦劳也得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而朱元璋在邀请刘伯温加入他们这个奋斗集团的时候,他已经领着这个集团奋斗了七八年了,与那些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奋斗的兄弟们来说,刘伯温是排不上号的。
与同样都是以文见长的李长相,李长是在朱元璋未成气候前就已跟随,负责稳定后方、后勤供给等等,而且一直都是忠心耿耿,这才是正的既有功劳也有苦劳,而刘伯温这个在朱元璋已成气候时再加入,是远远不上李长的,毕竟“锦上添花永远不过雪中送炭”,简单来说就是刘伯温功劳够苦劳却不够。
不为所用,明哲保身
在封建中存在一种现象,外部的斗争结束后,造成生存环境的安逸,为了利益的追求,往往就会生出内部的斗争,这是人之常情。
明朝建立之后,这种现象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而在那些明朝开国之初封赏的功臣中,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朱元璋的老乡,这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结成了一个以李长为代表的淮西集团,而同样来自于各地的能臣们面对这种条件自然也会抱团取暖,这些人形成了以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集团,两个集团间的明争暗斗想不被发现都难,为此朱元璋也想过解决、平衡两个集团的办法。
据《明史》记载:“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长……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
在明朝成立之初,朱元璋咨询过刘伯温关于接替李长丞相之位的问题,而且当面说这个位置非先生莫属,而聪明的刘伯温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个位置的风险性以及朱元璋的用意呢,淮西集团的老臣们自认为劳苦功高,之后又是目无法纪,这时候的朱元璋还没到对他们起心的时候,能管得了他们的也只有朱元璋,而将刘伯温破格提到这个位置上以后,就能借助浙东集团的手好好去敲打这些老臣们,还能平衡朝中的势力,而且刘伯温自身就是一个法纪严明、不徇私情之人,非常适合这个位置,朱元璋这一招可谓是“借刀”。
但是聪明的刘伯温敏锐地知晓了朱元璋的意图,坚决不受丞相之位,最后还是推荐李长继续担任丞相。朱元璋知道刘伯温看懂了自己的用意,而且还不能为自己所用,对于这样的人朱元璋不可能重用,于是封赏时就赐了个伯爵。
其实说到底不是刘伯温不受重用,是自己明哲保身的一种方式,不往重用那边,这也是保存自己的一种智慧,假如刘伯温的去继承相位,看看李长跟胡惟庸还有那成千上万的功臣就知道什么下场了,历史上“兔死狗烹”的故事不在少数,刘伯温在拒绝相位之后,也尽可能的低调的活着。就算是这样,他最后的死因也是不明不白,两个也难逃厄运,由此可见,在斗争中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