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钉板?清朝的又是怎么样子的?
雍正朝用不用钉板?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清朝十二帝,有两个对老百姓还算不错,其中一个当然是清仁宗颙琰,至于另外一个是谁,可能会有些争议,但肯定不是清圣祖仁皇帝玄烨,也不是清高宗纯皇帝弘历。
清仁宗睿皇帝颙琰写的那首诗,读者诸君想必都还记得,中间的四句是这样的:“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颙琰一向以宽厚仁和著称,但他这首诗,确实实实在在地在打他老弘历的脸:所谓的乾隆盛世,实际是达官贵人的盛世,老百姓的子过得还是相当艰难。
虽然深知民生疾苦,但是颙琰的仁弱性格,注定了他不可能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整顿吏治。颙琰明知道“辜负君恩是尔曹”,却也干搓手没办法,他总不能像他胤禛一样,揪出污吏,有一个一个,有两个一双。
所以实际算起来,清朝对老百姓最好的皇帝,还是清世宗宪皇帝胤禛,他登基头一年,就下旨鼓励:王公刁难苛索,旗人暴横,颇苦小民,盘他!
提起清朝的,读者诸君肯定会想起“杨乃武与小白菜”:老百姓向越级上告官员,那是要先“钉板”的。
这种“钉板”的事情,在雍正朝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雍正皇帝胤禛不允许。同样,在整个清朝,小民告旗人,也是不允许的。旗人犯罪,有宗人府处理,旗人了小民,顶多也就是由宗人府“罚酒三杯”。但是这种情况在雍正朝也发生了改变,按照雍正的旨意,别说旗人不可以欺负小民,就是天潢贵胄王公旗主,也不能随便欺负人,否则有司衙门就会按照雍正的旨意盘他。
胤禛这道圣旨,其实已经表明了自己对“钉板”的态度:,属于无奈,应该大开方便之门而不是设置障碍让人望而却步。
读者诸君都知道,在清朝,汉官是没有资格自称“奴才”的,而有资格自称奴才的,欺负起对皇帝自称“微臣”对百姓自称“本官”“本府”“本县”的汉官,就像老子欺负。那些翎顶辉煌被百姓称为“父母”“公祖”的汉官,见了旗人都是秒怂。
清人笔记中经常有这样的记载:某二品红顶子大员正坐着八抬大轿在街上耀武扬威,忽然之间“肃静”“回避”牌子被柴禾担子拨拉到一边去了。那二品大员马上下轿,对着那樵夫先打千后磕头:“奴才叩见主子!”
这樵夫二话不说,就把柴担压在官员肩膀上:不用多礼,把柴禾替我挑回家去吧。
于是前面走着一个背着手的旗人,后面跟着一个挑担子的补褂朝珠红顶子大员,那大员脸上一点羞愧之色都没有,反而有点洋洋得意:我祖上当过旗主包衣,也是有山的!
这就是当时的乱象,而这种乱象持续了整个清朝,清朝都灭亡了,这种怪现象也没有完全消失:大奴才欺负小奴才,小奴才欺负没资格自称奴才的。
这种在清朝习以为常的事情,看在雍正皇帝胤禛眼里,却觉得非常不正常,因为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他的大清朝就玩儿完了。于是雍正元年六月,他下了一道圣旨,把在京城里游手好闲的旗人赶到东北去种地:“八旗无恒产者移居热河垦田!”
雍正所说的热河,跟后来的热河省是一个地方,只不过在雍正朝叫热河厅,雍正十一年改名承德直隶州,现在赤峰当年也属于热河。
除了下令把闲散旗人赶到热河种地,雍正还专门给直隶巡抚李维钧(当年十月升任直隶总督)下了一道圣旨:“畿甸之内,旗民杂处,旗人暴横,颇苦小民。尔当整饬,不必避忌旗、汉形迹,畏惧王公勋戚,皆密奏以闻。敕八旗人员有为本旗都、本管王公刁难苛索者,许其控诉。”
这下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嚣张不起来了——他们也不知道雍正在自己身边安插了多少眼线,稍不留神自己欺压百姓的事情被密折上奏,可能就连到热河种地的资格都没有了,那不好要被流放到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了。
我们之所以说雍正颙琰仁慈,那还是因为颙琰的仁慈绝大多是时间都流于形式,不正斩,老百姓是过不上好子的。
雍正对有二心异动的兄弟狠,对污吏更狠,“腰斩俞宏(鸿)图”虽然被《清史稿》记载为斩首(河南学政俞宏图以婪赃处斩),但是很多史料都说是用铡刀拦腰截断的——俞宏图之所以被处斩,就是因为他的小妾和仆人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出卖考题。
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雍正这种对八旗贵胄和王公大臣的心狠手辣,才是对老百姓的心慈手软。有些“仁君”只是对官员士大夫的仁慈,那其实是率兽食人。
雍正除了鼓励普通百姓“盘”旗人和王公,还对保甲扰民深感忧虑。
雍正十三年(当年驾崩)三月,胤禛亲自以古法耕田(耕耤),可能是看到了什么让他不高兴的事情,回到朝堂马上下令整改保甲制度:“地方编立保甲,必须俯顺舆情,徐为劝导。若过于严急,则良受累矣。为政以得人为要,不得其人,虽良法美意,徒美观听,于民无济也。”
遍观《清史稿》,清世宗宪皇帝胤禛的本纪记载最为简单,简直就是一篇官员任免流水账,但就是从这简练得不能再简练的记载中,我们发现胤禛对百姓的关爱,要远远超过玄烨和弘历——雍正利民,是从最底层开始的。
有人说“明朝无明君,清朝无昏君”,这当然是从身体中后偏下部位出来的气体。清朝十二帝,有一半能算得上暴君昏君庸君,“虽远必赔”也是清朝一大特色。但是一竹篙打翻清朝所有的皇帝,也是不客观的:清圣祖仁皇帝玄烨很有雄才大略,清仁宗睿皇帝颙琰也颇有悲天悯人之心,而清世宗宪皇帝胤禛,放在古时候四百九十四个皇帝中间,也绝对能排进前五十名甚至更前。
不同阶层的人,对仁慈有不同的理解,清朝的王公大臣并不认为胤禛是一位仁君,但是用笔者这个平民百姓的眼睛来看,雍正皇帝的仁慈,嘉庆皇帝还实有益。
笔者不粉任何皇帝和王朝,而且也不认为自己对胤禛的评价完全准确,这就需要读者诸君来进行最后的品评:如果评选清朝仁君,胤禛有没有入选,跟历代帝王相,胤禛算是一个学霸还是一个差生?他在历代帝王谱上能排第几名?
笔者认为,胤禛秦皇汉武唐宗明祖,是远远不及的,但是起乾隆皇帝弘历,那可是要强上不止三点五点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