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多尔衮是怎么样的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大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多尔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清朝初期的历史中,多尔衮是一个很难绕开的人物。他的一生,不但对清朝的历史进程演变极大,而且在一些现代影视剧当中,更是经常出现。

image.png

  当然,大多数都是描写多尔衮与孝庄的事情,尤其是在多尔衮晋封为皇父摄政王之后,流传着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事情。但实际上,在正史当中,这件事是否存在,一直都是存疑的。托现代清宫剧的福,很多史学家都说不准的事情,很多观众朋友倒是对此了如指掌了。

  对于电视剧里多尔衮的形象,很多朋友或许都较了解。但是,大家知道正史上的多尔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其实,正史上的多尔衮,和影视剧中的那个形象,还是差别挺大的。

  多尔衮出生于公元1612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也是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之一。多尔衮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大福晋阿巴亥。多尔衮四岁时,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当时被各部称为昆都仑汗。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坐上汗位的两年后,正式对明朝宣战,自此后金与明朝之间,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漫长战争。

  多尔衮因为非常受父亲努尔哈赤的宠爱,地位也由此极高。年幼的多尔衮,先是被努尔哈赤任命为正白旗旗主。让一个孩子做旗主,这可是相当罕见的殊荣。稍微大一些之后,更是与一些年长的宗室们,直接共同参与议政。

  公元1626年,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病逝。这对于多尔衮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不过,还没等多尔衮从失去父亲的悲痛中回过神来,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几天之后,他的母亲阿巴亥殉葬,追随努尔哈赤到了地下,一夕之间,父母双亡。

  这时候,年仅十四的岁多尔衮自然是非常伤心的,同时这时候的多尔衮也是非常脆弱的。没了父亲努尔哈赤的宠爱和保护,也没了母亲阿巴亥的呵护和关爱。不光如此,这时候的多尔衮心里也是带着恨意的,多尔衮虽然知道,逼迫母亲殉葬的主导人,是八哥皇太极。但是当时的多尔衮,根本没有能力对付皇太极替母亲报仇。加上亲弟弟多铎需要自己的保护,因此多尔衮权衡之下,便暂时将复仇的心思起来,在兄长皇太极面前虚与蛇,等后有能力再进行复仇。

image.png

  此后的多尔衮,变得城府颇深,让人捉摸不透,在皇太极登上汗位之后。皇太极可能是出于对多尔衮愧疚的心理,对多尔衮大加重用。多尔衮凭借聪明的头脑和出色的作战能力,、不管是单率军作战,或是跟随皇太极作战,都大胜而归,也为后金的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尤其是在公元1635年,多尔衮招降蒙古帝国的大汗林丹汗,并取得林丹汗身上的传国玉玺。多尔衮将玉玺交给皇太极后,后金朝中的大臣们,因此上奏请求皇太极称帝。当时的皇太极觉得时机未到,便没有应允。不过一年之后,皇太极就在盛京的崇政殿上正式称帝,并改国号为清。父亲努尔哈赤也被皇太极尊为太祖皇帝

  多尔衮因为做出的贡献颇多,被皇太极封为和硕睿亲王,这时候的多尔衮才二十四岁。二十四岁的多尔衮在朝中地位较高,非常受皇太极的信任和重用,皇太极对于多尔衮的建议总是第一时间进行了采纳,多尔衮也因为皇太极的重用,在能力上得到很多的锻炼,也为今后的辅政做了良好的铺垫。

  公元1643年,皇太极突然病逝,终年五十二岁。因为皇太极突然去世,生前也没有立下遗诏,皇位的继承人就由位高权重的宗室成员们推举。当时清朝宗室的成员们的推举,是按照军功进行推举的,加上意见不是非常一,所以就产生了两位候选人。一位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另一位便是多尔衮。这两位候选人,都为大清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能力也都非常优秀,都有着各自的支持者,双方互不相让,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

image.png

  尤其是支持豪格的正黄和镶黄两旗,态度更是坚决。当时正黄和镶黄两旗,直接公开宣称,即便不是豪格继位,也不能让多尔衮继位。在这场汗位争夺战当中,后金高层第一次出现了的倾向。

  多尔衮看到两黄旗如何坚决的反对后,也做出了一定让步。多尔衮心里也是有着自己的算盘的,虽然他自己有着众多的宗室和几旗的支持,但是如果少了两黄旗和原来皇太极亲近的大臣支持,皇位的合法性会受到怀疑,从而也导致他自己的皇位不稳,就算勉强登基,皇位也肯定坐不稳。

  因此,多尔衮便主张由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他和济尔哈朗辅政。多尔衮的这一提议,使得所有人都不再反对,多尔衮从此也开始了他权力的巅峰时期。

  此时的明朝,由于内部的腐朽治,使得明朝开始分崩离析。这时候的明朝,灭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凑巧的是,当时明朝内部农民军蜂拥而起,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军队,攻破了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自尽了。而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选择投降了清朝。

  于是,阻挡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明朝宁锦防线,就这样直接对多尔衮打开了大门。多尔衮当机立断,率领清军入关。打着替崇祯皇帝报仇的名义,和吴三桂联合了起来。

  而李自成方面,因为种种原因,虽然兵力上占据了优势,但实力却并不算特别强。在得知吴三桂降清之后,李自成同时率军前往山海关,打算阻击清军。双方最终在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地区相遇,随即展开战斗。最终,李自成失败,率军撤回北京。再之后,李自成在明知无法守住北京的情况下,率军从北京撤出,向西安方向撤退。而多尔衮,则是率军进入了北京城。

image.png

  清军进入北京后,多尔衮下令厚葬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他举行丧仪,同时也严禁清军在城中严禁抢掠,下令停止剃发,此举博得了当时京城内人们的好感。

  多尔衮在京城安排完大部分事情后,亲自前往清朝当时的都城盛京,迎请顺治皇帝前往北京。关于迁都京城的事情,一开始清朝治集团的内部,大部分人是反对的,反对的这些人认为,清朝在关外已经习惯了,加上一全国也并非容易的事,因此反对迁都北京。但是多尔衮力排众议,最终清朝还是将都城迁到了北京。

  不光如此,在清朝入关后,多尔衮还实行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使得清朝在入关后,得以稳定的发展下去。其中包括重用汉官,六部实行满汉分任制度,降低了役和赋税,革除了明朝所留下的一些弊政,同时加强了与蒙古还有回疆的往来。

image.png

  多尔衮因为皇太极当年伙同三大贝勒,逼迫阿巴亥殉葬一事,一直心存怨怼。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能力报复,所以才不得不隐。等到迁都北京之后,多尔衮大权在握,终于有了计划。不过此时皇太极已经亡故多年,报复他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于是多尔衮就把怨气撒到了豪格身上。本来豪格就与多尔衮之间关系不算太好,加上豪格做错了事情,给了多尔衮惩治的理由,多尔衮借此把豪格囚禁,一个月后,豪格死于狱中。

  除了以上这些事情之外,多尔衮一生当中,还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了。

  说到多尔衮与孝庄之间的事情,其中的太后下嫁,其实并没有多少证据。据史学家们考证,在顺治皇帝继位后,孝庄已经的已经是皇太后了。一个皇太后要说下嫁,在满洲的习俗中,嫂子嫁给小叔子并不丢人。所以,如果孝庄太后的下嫁给多尔衮,是一定要有盛大仪式的。但是后来史学家们翻遍了所有史书,也没找到任何相关的信息,这一点极不合理。

image.png

  即便后来顺治皇帝觉得这是一桩丑事,想要从史书中刻意抹去。可是当时孝庄下嫁,总不能一点风都不透,完全没有外人知道吧?而后来的所有文献上,对此事的记载则是完全一干二净,这也从侧面证明,孝庄下嫁这件事,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一个谣言而已。

  公元1650年,多尔衮病逝,终年三十九岁。

  死后的多尔衮,被追封诚敬义,以皇帝的规则下葬。虽然多尔衮妻妾众多,但是多尔衮并没有子嗣。由于多尔衮没有子嗣,而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子嗣较多。所以,顺治皇帝便把多铎的第五个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作为多尔衮的子嗣继承睿亲王爵位。

image.png

  在多尔衮死后的没多久,多尔衮之前在朝中得罪的人们,到顺治皇帝面前诬告多尔衮谋反。顺治皇帝本就对多尔衮心存怨怼,自然愿意相信这些人的话,所以就收回了赐予多尔衮的尊号,还将多尔衮的遗体拿出来进行鞭挞。

  生前声名显赫,权倾朝野的多尔衮,在死后落得这样的结局,不禁令人唏嘘。

  纵观多尔衮的一生,虽然多尔衮在清朝入关之后,有着一些对于清朝发展较好的政策,但也有很多弊政存在。不过,多尔衮对于清朝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功劳不会因为所谓谋反的罪名而被抹。在多尔衮坐稳了摄政王的位置之后,多尔衮要是想坐上皇位,其实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根本就犯不上去玩什么谋反的套路。

image.png

  而多尔衮的清白,也在乾隆年间进行了恢复了,乾隆皇帝恢复了多尔衮的亲王封号,对于多尔衮来说,也算是一种迟来的补偿。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