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案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被称为明朝衰落的标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末三大案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末三大案,指的是从万历年间开始发生的三件震惊朝野的大案。其实,这三件事即便放在当时也未必不可解,但都因为特殊原因悬而未决,甚至被称作明朝衰落的标志。为了更深入的研究,首先要把三件案子描述:

  梃击案

  明代,与以往的朝代相同,继承制度延续立嫡,若无嫡子则立长。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竞争和非议,但是也总有意外发生。

  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一个长子,叫做朱常洛,本该被立为太子,可他的生母只是个宫女,父母之间并没有感情,所以连带着孩子也不被皇帝喜欢。当时,朱翊钧最爱郑贵妃,二人生下一子,排行第三,非常受宠。古时候皇帝虽然有着后宫三千,但是难免也会有个专宠,他们的爱子分到的爱,与今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并没有什么差别。基于这样的感情,万历皇帝私心是很想传位于三皇子的。

image.png

  天子胡闹,朝臣可就不乐意了,一的上奏请求赶紧立下朱常洛,以定国本,就是“国本”一词,后文我们还要提到。

  迫于压力,朱翊钧听从了文武百官的建议,可能心里想着“既然不能给三皇子足够的权力,就给他足够的荣华吧”。我们都知道,明代王是不许进京的,这是他们为了防止阴谋篡位定下的特殊制度,所以当国本已定,老三不得不带着家当辞别父母,前往藩国洛阳。

  这下可就屈坏了郑贵妃。

  一年之后,著名的梃击案发生。

  这一,太子朱常洛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寝宫读书学习,练着处理政务。突然 闯进来一人,手持长棍,朝着他就一阵猛打。最后,这个“疯子”被抓住了,盘问之下发现他还是个宫外人,名叫张差。一时间,所有人将矛头都指向了怀恨在心的郑贵妃,本来细细查下去,有不少线索,是谁放他进来的?幕后主使是谁?但万历皇帝却把事压了下去,示意到此为止,袭击太子也就成了悬案。

image.png

  万历四十八年,朱常洛登基为帝,是为泰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位仅仅29天,就暴毙身亡,与之联系的,是三大疑案之一的红丸案。

  朱常洛向来体虚,东林认为,是纵欲过度引起的。但是无论如何,体虚就得治病,顺其自然地请来太医。第一个出现的,是御药房崔文生,他用泻火的方式,使皇帝不止,反而弄巧成拙,朱常洛的病情更加严重。这时候,有个官员名叫李可灼,自称手中有一神丹妙药,因为呈现红色,就叫做红丸。当时,对皇帝的身体,百官已经无计可施了,所以即便红丸来自非正规途径,也要试试。一试之下,果然大好,朱常洛喜出望外,赶紧又吃了一个。许是跟计量有关,吃下第二个红丸以后,皇帝暴毙身亡。

  东林称,崔文生正是郑贵妃昔御用医生,必定包祸心,那么李可灼呢?有无人指使?都成了疑问。

image.png

  接下来的,是移宫案。

  朱常洛死了,继位的是长子朱由校。和父亲命运很相似,他的生母不受待见,反而宠妃李选侍一直把持后宫大权。李选侍企图占据乾清宫,胁迫皇帝,在魏忠贤等宦官支持下立自己为太后。然而,这遭到东林人坚决反对,他们强行将李选侍迁居到哕鸾宫。

  就当所有人以为王朝终于步入正轨,再也没有不稳定因素,意外又发生了:哕鸾宫失火,将李选侍和公主生生困在里面。虽然奋力扑救人被救出来了,但是在皇帝主张下,起火原因不再追查。

  以上就是著名的三大疑案,说扑朔迷离吗?也并不是,但为何却如此著名呢?因为它们是一个信号,是明朝走向衰亡的信号:在三个疑案中,掺和进了嫡庶、政、宦官等因素,它们虽然紧紧围绕国本(即立谁为太子),但是在斗争的过程中相互碾压,相互消耗,间接的动摇了明朝根基。就拿万历传位给朱常洛一事说,老皇帝生生犹豫了十三年之久,而在这过程里,宦官与东林较劲,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也是常有。

  所以为何三大疑案是衰落标志?答案很让人无奈,因为它们引起了明朝内部的矛盾,内部的消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