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为什么会成为法家代表人物?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子却成为了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为什么会这样?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百家齐鸣。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其中儒家和法家思想对我国古时候的思想影响最大。儒家与法家泾渭分明,儒家强调仁政,而法家强调法治,两者看起来水火不容,针锋相对。

  然而,翻阅历史,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战国末年,法家思想的大佬李斯和韩非子竟然都是儒家思想代表荀子的学生。那么,就奇怪了:为何师从儒家大佬荀子的韩非子和李斯,没有成为儒家大佬,反而最后却成了法家大佬呢?

image.png

  这一切的根源要从韩非子的老师荀子说起,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最后的代表人物。现实的残酷,曾经给孔子和孟子等一些人好好地上了一课。儒家的思想到了荀子的时候,发生了“变异”,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荀子“性恶”论的提出。儒家的孟子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因此他们天的认为主要用仁政,就可以感化世人,建立一个完美的世界。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事实证明人性是不住的,不符合现实。于是乎,荀子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image.png

  为此,荀子“离经叛道”,提出了礼法并举、王霸一,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的思想。也就是说他老人家认为礼和法可以相互为用,只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了。荀子的此观点的提出,开创了儒法合流的先河。

  韩非子和李斯作为荀子的学生,自然在一定程度受到了老师荀子这种礼法并举的思想的影响。但是荀子还只是一个理论家,而韩非子和李斯二人可是要出仕做官的,在战国的那个乱世,七国的国君们要的是法治,要的是像商鞅一样,能够让秦国富强的人,而荀子的礼法并举,是个肋。于是乎,韩非子和荀子完全抛弃了荀子的礼制,在各国推销实用的法治。最后,韩非子和李斯华丽转身,用实践向世人证明他们自己是法家代表。

image.png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再到荀子的”礼“,是越来越重视现实的功用以及可作性,看起来与法家的思想越来越接近。而荀子的韩非子和李斯在老师荀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了法家集大成者。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儒术后,历朝历代的治者们更加贼,他们采用“外儒内法,儒法并用”的思想来治理国家。笑里刀,谁不老实,就打到服为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