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的实力如何?为什么能位列五子良将之一呢?
在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候,特别将曹魏阵营中的五位外姓将领,并且表示:“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就是著名的五子良将,在这五人中,张辽、徐晃非常有名,而乐进就显得有些低调,很多人一直不理解他为何能与张辽等人齐名。严格意义上,乐进还不能算是曹魏政权的将领,因为他是死在曹丕开国之前,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乐进在建安二十三年就已经去世,他是五子良将中死得最早的一位,然而乐进在曹手下的重要性不张辽等人差。他死前的职务是右将军,汉末三国是以右为尊,在军中也是三品大员,像张飞,诸葛亮这些人都担任过这个职务。
同为曹手下的外姓将领,徐晃的权位都没有乐进高,他是在乐进死后,才继承了乐进的职务,成为下一任右将军。
由于史料缺失,乐进的诸多事迹确实被忽略,他在历史上的名气也没有那么大。实际上,五子良将中他的列传是仅次于张辽的,无论是职务还是陈寿的态度,乐进无疑是五人中最突出的一个,那么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呢?
曹魏元老
乐进是最早追随曹的将领之一,曹陈留起兵是在初平元年左右,而当时乐进已经被他派到地区募兵。可以确定,乐进是曹最初的班底之一,他对于曹的政权创立有着决定性作用。
乐进并非是士族出身的人,他在曹手下晋升的唯一途径就是军功。
五子良将中,乐进与于禁都是曹的嫡系将领,论亲疏的话,只有曹洪,曹仁这些本家的将领要他们更有资历,从追随曹起兵开始,一直到自己去世,整整28年的时间,乐进几乎参与了曹政权的所有战事。
乐进对曹忠心耿耿,可惜在曹去世之前,他就已经去世了,没能帮助曹打下更多的疆域。更可惜的是,乐进的功绩很难被人们知晓,无论是史书,还是的资料,都没有记录他更多的功绩,这与乐进的能力特点有关。
冲阵猛将
乐进从没有单指挥过任何一场大的战役,这也是他无法与张辽,周瑜这些名将相的原因。曹对乐进非常了解,即便是著名的合肥之战,虽然乐进是与张辽,李典俩人平级,但他在合肥之战中的表现,没有得到具体描述,指挥这场战役的人也是张辽。
而乐进的早死,让他也失去了另外一场大战的机会,当时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是选择了让于禁来领兵,这个时候乐进已经去世。
因此曹没有过多的选择,乐进也失去了自带兵打大战役的机会,名将也是分为不同的类型,像帅这类的,青史留名的机会就更大一些。
乐进是典型的冲阵型猛将,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他主要负责带兵冲阵斩将,攻城的时候,也是带兵负责冲城。曹攻击吕布等人的时候,史书中是用“(每战)先登有功”来评价他。可见无论是冲阵还是攻城,乐进都能最先做到,在决定性的官渡之战中,曹突袭乌巢,也是乐进斩守将淳于琼。
乐进是着自己一点点冲阵敌,攻城先登而取得后来的官爵。
在古时候,行军打仗都有功劳登记,像乐进这种类型的将领,他的功绩是不太容易被史录的,毕竟史官们是没办法深入军中详细考察这些军功的,描写乐进的时候,更多也只能忽略这些细节。
曹魏政权的军事是较特殊的,最能打的名将其实是曹,在创业阶段,几乎所有的大战役都是曹亲自挂帅。
曹出色的军事能力,让他能打下这么一疆域,但也是有缺陷的,曹麾下的将领,正能当一面的人是较少的,甚至单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人也没有几个,这也是曹去世之后,曹魏政权没办法进一步夺取天下的主因。
乐进这样的将领,适合在一位出色的主帅手下领军,安排他去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是很合适的。他到底狠到什么程度呢?在建安十八年的时候,乐进行军与关羽在青泥关僵持,当时刘备已经夺取了南郡,准备进一步夺取蜀中。
乐进是希望能趁机拿下南郡,不料在青泥被关羽挡住,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而《三国志》写道:
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
这段话是刘备与刘璋联系的时候所说,刘备与乐进早就有过交手,非常了解乐进的能力。
关羽是刘备麾下最得力的将领,后来更是全灭于禁的军队,可带兵面对乐进,连刘备都担心关羽如果得不到孙权的帮助,是一定会被乐进打败的。
结果也正如刘备预料的那样,乐进打败了关羽,南郡地区诸多的蛮夷都选择向他投降。奇怪的是,随后乐进与文聘联手再打关羽,虽然记载了乐进等人又连续拿下不少城池,文聘也有功劳得到晋升,但他们没有打下南郡,与关羽的交锋结果也不明确,可能是乐进本来负责襄阳等地的防守,因此没办法继续攻打南郡。
早逝的遗憾
乐进在后世的名声不如张辽等人,与他的早死有着极大的关系。
其实在五子良将中,张郃,徐晃这几个成名的时间是有些晚了,他们所立的功劳主要集中在曹的后期。于禁更是出现了晚节不保的情况,可他们的名气确实要乐进更大一些,还是因为乐进死得太早了。
他错过了不少大的战役,乐进的早死与他的作战特点有关,他是冲阵的将军,行军打仗的过程中难免会受伤,三国的医疗条件相当糟糕,乐进这么多年行军,身上受伤的地方也不少,对他的身体损耗是较大的。
乐进的早逝也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在曹丕继位之后,又开始重视这些将领,很多战争都给了他们单领兵的机会,职权官职也之前更高。可惜乐进没有赶上这个好时候,像张郃的能力与乐进相,有一定的差距,可张郃就是活得时间长,这就是一大优势。
乐进活跃在曹创业的中前期,偏偏这段时间也是非常乱的,很多事情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或者一些事情,史书上记得非常模糊,前后矛盾,实在分不清具体的状况,曹丕继位之后,诸多的大事记录要更明确一些,可乐进已死,就没办法赶上这样的好时候了。
外姓将领的尴尬
乐进的身份影响了他的后世地位,乐进既不是士族,也不是曹家的宗室,因此他在曹魏政权的地位没有那么高。
所谓的五子良将,是指在曹魏宗室将领以外的几个人,并不是曹魏政权最好的五个将领,在地位上,他们是要曹仁这些宗室将领低一档的。
如于禁军,在襄樊就受到曹仁的节制,而张辽是东南地区的柱石,但他领兵的时候也曾是受夏侯尚节制,这些人在宗室面前确实抬不起头。而士族更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外姓将领里面,很多人都是寒门出身,在那样的背景中,很容易受到排挤。
最典型的就是张郃,他是曹魏后期的军事大员,也是功勋元老,可他还是被司马懿了下去,自己受到司马懿的节制,最终战死疆场。以张郃的资历,按理说是不应该受到司马懿的节制,可司马家是中原士族的代表,曹魏建立之后,士族的权势越来越大,陈群等人制定九品中正,进一步维护了士族的利益。
这些寒门人士,得不到士族的青睐,偏偏这些士族是掌握了绝大多数的笔杆子,要想青史留名,出身对他们的影响会很大。
像诸葛亮,陆逊这些人都是士族的代表,各类文史对他们的记载也更加详尽,而乐进这种寒门将领,确实不怎么受到关注。
结语:
如果要评价乐进的才能,用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的话是较合适的,他就曾说李道宗既不能大胜,也不会大败。这点与乐进也是非常相配的,乐进这种猛将,他的上限需要看自己的主帅,如果是昏聩的主帅,用他能保住下限。如果是出色的主帅,用他就能发挥更好地作用。
乐进勇猛战的特点,让他一生没有大的败绩,可他自己并不是那种能主导全局的主帅,因此大战役的胜利,往往他不是最为突出的一个。
曹就曾表示,论武力,张辽,乐进是同样出色的,可见乐进勇猛到了什么程度,他与张辽都于使用骑兵冲阵,乐进也精通攻坚战,他是曹手下一位非常全能的将领,除了水战之外都可以。
只是曹这样的君主,可以提拔使用人才,但是对于将领的培养能力不是非常强,乐进这些将领,都是生活在曹光环下的人,一旦没有曹在,他们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