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浣衣局到底是洗谁的衣裳?
古时候的浣衣局到底是洗谁的衣裳?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那皇帝的这些衣服该如何清洗呢?为了解决后宫皇帝和后妃的衣服清洗问题,宫内专门设置了浣衣局,以供皇帝和后妃使用。但是可以发现,虽然浣衣局最开始是为了皇帝设置的,后来却只见后妃服饰不见皇帝服饰,这又是为何呢?
一、浣衣局的前生后世
1.明朝始设浣衣局浣衣局是一个宫廷官署机构,是明朝时期为设立的为宫廷服务的八局之一,虽然属于内廷官署,由内务府的宫人组成,但是位置却不在皇城之中,也是明朝十二监四司八局中唯一一个没有设在宫廷内的机构。
2.内廷二十四衙门之一
所谓宦官,并不是只是照顾皇帝后妃生活起居的奴仆。在明朝的体制机构中,宦官属于内臣,虽然不是法定的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机关和官僚,但是却是明朝实际治理中拥有一定权力的群体,其背后直接代表着皇帝意志。
二十四衙门也就是十二监四司八局,是明朝内官的主要组织和机构,全面掌握着整个皇城的相关管理事宜。包括信息采集,膳食,珠宝存放和鉴定,服装制作,洗浴,治病诊疗等等。
3.浣衣局的重要地位
而且由于不在皇城内,宫中衙门的年迈宫人无法再继续劳作,就会被充入浣衣局,直至老死。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宫人泄露出皇宫内发生的重要信息。
二、皇帝的衣服贵重且意义深刻
按照场合的不同,明朝皇帝的服饰也大致分为常生活,狩猎,祭天,朝拜,特殊节和期的服饰等几大种类。常生活就着相对而言较简单的常服,狩猎时一般穿戎服,祭天的时候场合非常庄重森严,一般都需要用最高的礼遇对待祭天大典,因此皇帝一般都要穿冕服,在朝拜时穿牟服,喜事或者重大节穿吉服,而丧事或者不好的节和祭奠就穿青服。
按照出席场合的不同划分的服装类别还只是不考虑因素下皇帝服装的基本分类,如果还要考虑皇帝自身的偏好,还有四季变化引起的温度差异使得同一种样式的服装在不同季节需要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不同厚度的服装,加上每年,这些基本服装或大或小的变化,皇帝的服装数量会想象中的还要多。皇帝服装这么多,皇帝是否每一件都会穿到需要清洗然后再穿的地步?
2.既定的服饰发放
宫廷制度健全,规矩严格,井然有序,二十四衙门就是为了维持皇宫秩序而设立。皇帝在特殊场合需要穿的特殊服装除了尚衣局以外,任何人不得制作。而且皇帝的每一件龙袍、冕服、牟服等的制造都是有固定的规格的,一般都要遵从典制和礼数的约束,不可随意也不宜过度。
同样,皇帝的服装制造有一定的规格,特殊服装的处理自然也有相关的强制规定。相对于特殊服装,皇帝的常服的置办和处理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除了一定期限内尚衣局根据内务府发放下来的需要制作的皇帝常服数量外,后妃也可以为皇帝置办服装。
3.特殊且贵重的服饰处理方法
到了明清时期,君主加强,因此,皇帝的地位也进一步上升,包括龙袍也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跨越。明朝中后期的龙袍,穷尽奢华,即使是十个绣工最精湛的绣娘,也需要花费三四个月才能完成一件龙袍。刺绣飞龙的线是金丝线,运用特的绣法,展现出其栩栩如生的形态,还会用珍珠,金箔等加以装饰,其重量可达十斤左右。
因此,这些龙袍或者冕服是一定要被处理掉的,这样贵重的服装,背后代表的是古时候封建至高无上的皇权,自然也不能随意处理。
一般来说,像龙袍这种特殊的皇帝服装,到了该处理的时候,都是直接销毁的,不能落到人手中。这就是封建,皇权的地位,至高无上,在平民百姓还过着服装修修补补又三年的清苦子时,皇帝贵重的服饰穿了一两次便销毁了。4.极少数服装需要清洗皇帝一生要置办大大小小的衣服上千套,在古时候封建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下,这样的服装数量可以称得上是天文数字,而且皇帝的每一套衣服都价值不菲。先不论朝服和龙袍等代表特殊地位的服装,皇帝常生活也会穿着常服,皇帝常服的价值也能够得上普通平民百姓半辈子的生活费用了。
而且皇帝的常服数量也不少,对常服的要求朝服,祭天大典的服装等要低很多,但是也仍然有很多衣服只穿一次便不再穿,因此需要清洗的衣服数量也不够,只有极少数的衣服会拿到浣衣局这样的内供清洗衣服的机构清洗。浣衣局本来就不是只有清洗衣服的职能,就算是可以清洗衣服,也多是后妃在使用,皇帝正需要清洗的衣服是极少的。
总结
浣衣局作为明朝二十四衙门之一,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能,虽然浣衣局位于皇城之外,但是和皇城之内的其余宦官机构一样,在管理皇宫相关事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封建王朝的帝王,就单服装这一项来说,便超乎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其奢华程度不言而喻。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