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富察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看看。
皇帝的感情世界,对他的处事风格,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些是正面作用,如明孝宗朱佑樘,是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他一生只娶了张皇后,并且两人关系很好。夫妻感情生活幸福,他的执政方式也较开明,大明在他治理时期出现“弘治中兴”。
有些就会出现负面影响,如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两人爱得轰轰烈烈。唐玄宗因此大力提拔杨贵妃的娘家人,自己也荒废朝政,最后出现安史之乱。
皇帝的爱情,与一个国家的命运,通常都是息息相关。
乾隆即位初期,行宽仁之治。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满脸气,执政风格开始变得严苛。
乾隆的感情生活受到很大冲击
富察皇后与乾隆可谓鹣鲽情深,她的去世,让乾隆肝肠寸断。就在当天夜里,乾隆整晚没睡,还为富察写下一首挽诗: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圣慈生忆孝,宫壸尽钦贤。颂关雎时什,朱琴已断弦。”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夫妻恩情二十二年,你治理后宫十三年。现在这一切就如同一场春梦,飘散于河边。太后平时经常称赞你孝顺,妃嫔也佩服你贤惠。我从此再也没法诵读《关雎篇》,因为你我的朱琴已经断弦。
往后余生,乾隆为了悼念富察皇后,为其作诗一百多首。
从皇后去世那天起,乾隆就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曾经沧海难为水,对富察的思念,成了乾隆后半生感情生活的主旋律,这也导致与新皇后的不和。。
乾隆路过科尔沁原,看望固伦和敬公主,情不自禁地想到她的生母富察皇后,特地写下两句诗“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酸”。
乾隆曾四过济南而不入,就是因为当初皇后是在济南生病的,所以每次快到济南时,都会引起乾隆不愉快的回忆。凡是看到富察生前的物品,都会引起乾隆的怀念。富察曾经送给乾隆一个荷包,乾隆一辈子带在身边。
大清政坛出现急风骤雨
富察皇后是乾隆生前的最爱,她去世了,乾隆能做的就是为她办一个豪华的葬礼,力求尽尽美。但是大臣不理解皇帝的心思,他们不认为富察皇后的丧事有什么特殊,只是例行公事地走完既定程序。对待富察的后事,君臣之间就出现了认知上的差异。
先是葬礼的宣读文册,相当于今天的悼词,乾隆一看,发现当中有一处满文翻译有误,把汉语中的“皇妣”,也就是皇母,译成了“先太后”,也就是祖母。
这类翻译问题在平时很常见,顶多就是口头警告,然后修改过来即可。出人意料的是乾隆勃然大怒,将负责此事的刑部尚书阿克敦斩监侯,经手此事的官员一律革职。
皇后葬礼用的金册,乾隆一看,觉得“甚属粗陋”,不够精致,配不上富察的尊贵。制造金册属于工部负责,乾隆一怒,工部所有司级以上员工全部问罪。
事情还没结束。按照满人的习俗,遇到国丧,一百内不许剪头。到了清代中期,很多人已经忘了。雍正去世不足百,很多年大臣就已经在百内剪头了,当时也没谁说不合规矩。所以等到富察去世,很多人也剃头了。
结果乾隆发现后,河道总督周学健和湖广塞楞额被赐自尽,湖南巡抚和湖北巡抚因此革职。谁也不会想到,堂堂大清督抚,因为几根头发,脑袋搬家。
在治国理政方面,乾隆由儒入法;用人上,乾隆大力提拔新人
乾隆从小接受的是正的儒家教育。儒家在处理君臣关系上,讲究的是“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很难做到。富察去世后,乾隆放弃原有的儒家理想,彻底抛弃宽大仁慈的面具,开始用法家的帝王心术驾驭大臣。
乾隆规定,只要贪一千两就斩,不管家里出多少钱也不能减刑。这一措施的执行,让整个朝廷氛围焕然一新,无数手脚不干净的大臣人头落地。乾隆中前期,被处理的省级以上贪污大臣就有三十多人,包括皇亲国戚,脑袋搬家的有二十多人,被处理的“苍蝇”更是不计其数。
乾隆刚继位时,为了保证局面的稳定,保留了相当多的老员工。到了乾隆十三年,皇帝开始大量地吐故纳新。乾隆先清理军机大臣讷亲,然后处分老臣张廷玉;接着提拔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恒以及汉臣刘勋。
富察皇后的去世,是大清朝堂的一个标志件,也是乾隆前期与中期的分水岭。如果说乾隆前期像冉冉升起的太阳,让人觉得温暖舒适;中期的乾隆就如同正午的烈,让人酷热难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