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资格最老的大臣,张昭为什么当不上宰相?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孙策、孙权兄弟均得其助力不小。

image.png

  因为他资格老、影响大,所以在孙权称王后,群臣两次荐举张昭担任丞相。第一次,孙权没有同意,只是婉地说,现在事务繁杂,责任重大,张昭不很适宜。第二次,孙权又不同意,才直言其理由:“当丞相事情繁琐,而张昭性情刚烈,不听他的,埋怨之心将生,这不是他能处理好的。”

  确如孙权所言,从丞相所要求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来看,张昭不宜为相。

  第一,张昭在关键时刻不能正确分析形势,缺乏与敌决战的能力。在曹率兵进攻江东时,作为朝廷重臣,首议迎,差点断送了江东的前途。他没有起到他应起的作用。

  第二,张昭架子大,虚荣心较强,有时弄得孙权也下不了台,这还在其次,更主要的是,作为老臣,他不能起到凝聚力量、协调关系、稳定朝廷的作用,有时候还举措失当,捅娄子。

  甘宁背叛黄祖,来投孙权。他急于建立功业,便提出了一个征黄祖、取刘表、扩大地盘到巴蜀的计划,还自任先锋,孙权认为此计可行,不料遇到张昭反对:“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甘宁很不高兴,反唇相讥:“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忧乱,奚以希慕古人乎?”孙权见状,忙对甘宁说:“今年兴讨,决意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后来孙权自率大军征黄祖,甘宁为先锋,果然大获全胜,解决了孙策在世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虽吞并刘表未成,但解除了黄祖这一大心病,江东自此在孙权的控制之下。

image.png

  鲁肃“少有壮节”,周瑜推荐给孙权,孙权与鲁肃一见如故,“合榻对饮”,鲁肃德才兼备,见解不凡,一见孙权便提出了“鼎足江东”的战略目标。不知是出于忌妒还是偏颇,张昭对孙权说鲁肃“年少粗疏,不可用”。后来证明,鲁肃才堪大用。察人荐才是丞相职责之一,如以张昭为相,对百官必然失察,更不必说揽天下英才辅佐君王了。

  第三,张昭心胸不广,气量不大。丞相为中枢之首,总揽朝政,协调百官,必有海纳百川之雅量,吞吐天地之襟怀,也必如俗话说的:“宰相肚里可撑船。”但张昭过于计较细节,大事反倒不明。有一次,有一群鸟飞到殿前,孙权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说,这是白头翁。张昭听了,马上联想,以为自己是在座的人中最老的,怀疑诸葛恪以此来戏弄他。诸葛恪解释之后,张昭自讨没趣,引得大家一阵哄笑。这种胸怀,自然不具备为相的素质。

  孙权最后任命顾雍为相。顾雍德器深远,稳重威严。孙权称赞他:“顾君不言,言必有中”。史称,顾雍“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任所,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顾雍为相十九年,时间不可谓不长,可见顾雍才德堪在相位。

  孙权不因张昭的资格、威望就任他为相,他正确地看到了张昭的不足之处,因而任用了顾雍。当然对张昭这个顾命之臣还是敬重有加的。

  古人用人尚不按资排辈,而是量才而用,这一方面,今人尚有不及古人处。当然那时的人们不知道带括号可解决待遇问题,假如知道,说不定在张昭所任官职后面加上一个括号:(相当于丞相级)。但那必不是孙权所为,而是李权、刘权所为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