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张世杰换做韩世忠,南宋军队能在崖山之战中大获全胜吗?

  崖山之战:元军以少胜多击败南宋,同时更做了一件丧心病狂的事。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相,一起看看吧!

  公元1273年,元军在襄樊之战便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下临安、福州等地,一路南退的南宋军队已经退无可退,一场南宋与元朝的对战已经在所难免。

  公元1279年,元军大将张弘范分兵四路进攻南宋军队,同时张弘范利用奏乐来麻痹南宋军队。果然宋军中计,并误以为元军在举行宴会,而放松了警惕。这时,张弘范发动突然袭击进攻南宋军队,宋军大败。

  于是,见到大势已去的张世杰抽调精兵,突围而去。这时坐镇中央的宋理宗和陆秀夫被坑惨了,前后被元军包围,于是进退无路的南宋君臣数万人填海殉国。最终,这场战役以南宋的全军覆没而彻底告终。

image.png

  我们仔细回顾这场战争,相信很多人脑中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擅长水战的南宋军队会被元军击败?

  一、帅的较量。

  在元军方面,帅元军数万军队的是骁勇战的张弘范。而北宋方面是张世杰,而他与张弘范相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

  首先,他一意孤行,不听从部下的建议占领海口、据点等为全军谋求退路,而是打算破釜沉舟。这样的做法与三国时期马谡兵败街亭的做法如出一辙,或许身为帅你想的是破釜沉舟但士兵们心里却慌了,这样宋军的战力就大打折扣了。

  其次,张世杰身为一个帅,缺乏一个沉稳、洞悉全局的能力,所以才会被张弘范的乐声所麻痹。这才给了张弘范主动出击的机会,让南宋彻底失去了战略的主动权。

  最后,张世杰身为一个帅,并没有发挥出人数优势。甚至,宋军的阵型都没有铺开就以失败而告终。

  二、战略失误。

  从一开始,宋军就没能发挥其船坚炮利,人数众多的优势。相反,而是过于被动,缺乏主动出击的精神。这才会让南宋军队从一开始就丧失战略主动权,以至于宋军的优势没能发挥出来导致惨败。

  三、士兵的绝望。

  一方面士兵绝望进退无路,另一方面士兵也是对当时时局的绝望。因为在当时的情形下,宋军即使能够取得崖山之战的胜利,也无法扭转天下大势的定局。更何况,他们对于这群天生骁勇战的蒙古人有一种天生的恐惧。

  而这也是崖山之战,宋军大败的一个关键原因之一。如果宋军能顽强抵挡元军,不被其从中央突破,那么以宋军的装备,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但毫无疑问,宋军败了,而且是惨败。这时我们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数十万文官和家属不与元军拼死一战,而要集体投海?

  1.海战的特殊性。

image.png

  海战不同于陆战,如果你不懂水性,不习水战,那么人再多也是没用的。很有可能,人多反而是一种累赘。而海战更多的是考验一个帅的战略水平和士兵们的作战素养,所以这数十万中有很大一部分别说海战了,就是水性也不怎么好。

  2.宋朝的理念。

  宋朝,它不像汉唐把征战四夷,并吞八荒作为一种荣耀。而是主张一种保守的思想,宋朝的文人们除了辛弃疾等少数人之外,大多数已经不像唐朝的文人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荣耀感。更不像李白那样成为一代剑术大家,而是彻底沦为为一批手无缚之力的文弱书生。

  他们或许有忠君的思想,有富国强兵的愿望,但却没有能将宋朝从危亡中拯救出来的能力。当年赵匡胤为了防止宋朝臣子和武将,让他们放下了刀拿起了书,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宋朝。

image.png

  所以,那一刻他们连一点反抗意识都没有,最终数十万沉于江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不知道如果宋太祖赵匡胤能够在地下看见靖康之变被金国蹂躏,崖山之战之后被元朝践踏,宋理宗的头颅被用来做器具。这一刻,不知道赵匡胤还会不会为曾经自以为傲的重文轻武,强干弱枝而庆幸?

  俗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宋朝的之君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惨的,宋理宗的头颅被当作器具数百年,直到朱元璋时才入土为安。同时,宋朝也是现在最受争议的朝代。毕竟它拥有后周最好的底子,却混出了最差的人生。

  而崖山之战唯一的亮点,就是千年文化累积下的华夏人的骨气,他们以跳海来表达着华夏民族对于强敌的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