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见到大学士相遇的时候 到底是谁给谁行礼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王和大学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治阶层鉴于前朝历代“相权扩张、欺压君上”的经验教训,并不设“宰相”一职。但实际上,清代官员等级的最高等级——正一品的殿阁大学士,基本相当于“宰相”一职,下辖百官、上佐帝王。

  殿阁大学士,虽然是清代官员行政级别的顶点,但从根本上讲,这些位高权重、地位显赫的官员依然是受皇帝派管理国家事务的“打工者”。相较于份属治阶层的爱新觉罗氏王公贝勒们,大学士的地位似乎明显不如。

image.png

  在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关于清代王公贝勒和大学士之间的见面礼节,也基本沿用了治阶层和受治阶层的等级明确、尊卑分明。

  但事实果如此吗?清朝历史上的王见到大学士,到底谁该向谁行礼呢?

  清初时期,相较于王们,大学士地位地下

  清初时期,皇权因为王公贝勒、满洲勋贵的分化,并未实现正意义上的集中,这一时期的王们在治阶层占据着绝对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也就是说,此时的王们代表着一定程度上的皇权,乃系包括大学士在内的朝廷官员实际意义上的“主子”。有鉴于此,清初时期的大学士见到王,应“引身长跪”,仅次于面见皇帝时的“叩头成礼”。

image.png

  影视剧中的“引身长跪”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皇太后崩逝,诸王公大臣齐聚商讨丧礼事宜,王们端坐而大学士们只能长跪。会议过程中,已经66岁高龄的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之芳,因年老体弱加上长跪疲劳而摔倒在地。端坐议事的王们,非但没有体恤老臣,反而纷纷指责老臣失仪,要求康熙皇帝依律严惩。

  殊不知,这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却引发了一场关于王和大学士之间的礼节之争,经过一番争论以后,在得到康熙皇帝“朕召大臣议事,如时久,每赐垫坐语。今大臣为诸王跪,於礼不合”的明确态度后,吏部给出王和大学士之间的见面礼节:凡会议时,大臣见诸王,不得引身长跪。着为令。

  但此时也只是规定了大学士面对王不再行“引身长跪”,但必要的请安礼节依然必须。

image.png

  清代王公影视形象

  随着皇权集中的逐步发展,大学士的地位逐步提升

  随着皇权集中的逐步发展,皇室宗亲乃至当朝皇子能够参与政事的机会越来越少,除了嘉庆朝初期“以亲王为军机大臣,未几,以非祖制罢”以外,王们的权势、地位逐步降低,而朝廷的首脑——大学士的地位和影响开始逐步抬升。

  原因很容易理解,随着皇权集中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作为皇帝派管理国家事务的大学士,逐步取代之前分权的王公贝勒,成为皇权的新代言人,地位自然会得到提升。

image.png

  嘉庆皇帝曾经专门就相关礼节问题发布了谕旨,予以规定:

  嗣后凡见亲王、郡王,如有仍蹈前辙,长跪请安者,即着王等自行参奏。如大臣等遇见时,亦即指名参奏。至侍卫、部院司员,於本管堂官接见礼仪,自有定分,遇有公事,只应侍立回堂,毋许屈膝请安。

  从“引身长跪”到“例行请安则可”,再到“毋许屈膝请安”,王和大学士之间的见面礼节已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

image.png

  晚清时期的亲王秉政,让大学士的地位降至最低

  其实,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清朝祖制中对于王和大学士之间的见面礼节,有着明确规定:

  与大学士相见行半跪礼,称老先生,如兼师傅者,或称老师,自称或门生或晚生。

  也就是说,作为皇帝托管理国家事务的高等臣属,大学士自清朝建立之初就被确定了高于王公贝勒的地位,只不过在治和被治的影响下,这种关系并不稳定,行至晚清,王和大学士之间的关系再次发生了变化。

image.png

  晚清官员形象

  根据《清史稿·诸王列传》的记载,“穆宗践,辍赞襄之命,而设议政王,寻仍改直枢廷。自是相沿,爰及季年,亲贵用事,以摄政始,以摄政终”,从恭亲王奕訢称呼大学士为“中堂”,到醇亲王奕譞称呼“李文忠曰少荃者”,再到醇亲王载沣几乎君临天下的摄政大权,清末的大学士已经成为了摆设,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奴才,唯有听命、毫无地位和尊严。

  参考文献:《清史稿·诸王列传》、《清稗类钞》、《清实录·圣祖实录》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