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面对攻城战的僵局时 古人为什么不直接绕道走
还不知道:古时候攻城战的网友们,
引言
众所周知,世界文明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战争史,人类的战争从古至今一刻也没有停息。无数文明在战争中消亡,也有不少文明在战争中发展,工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上层的框架和军事力量也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强大。战争的爆发根源,到底是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实力与自己的“财产”不匹配,强国必然想征服更多的土地,征服到其掌控极限为止;弱国则根本不能保住自己实际治范围之外的土地,这必然会引发强国的侵扰。
遍观中外历史,不难发现在长期的战争经历中,无论何时何地,各国在面对敌人入侵,几乎都选择了筑城拒守的方法。中国从东周时期开始,战争逐渐变得频繁起来,尤其是在诸子百家的时代,兵家出世,他们反复思考如为什么最小的代价战胜敌方,并且以敌方资源来补充自身。
▲波斯希腊战争场景绘画
在兵家眼里,战争只是一种手段,关键是取胜得到自己想要的土地和财富,无论是动用军队进行武力征服,还是武力威吓,或者是用离间策反,都是兵家常用手段。正是由于城池具有重要的地位及价值,在中国古时候的军事思想里,很多就是以攻占敌方城池为主要战争目的而展开的。
《孙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在兵圣眼里,攻城是最低劣的兵家手段,不仅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还可能使自己失败,甚至导致丧师辱国。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一味死磕的做让己方军队损失惨重,久了还会导致士气低迷、军心涣散。那么这些将领为何不直接绕过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率军深入敌后,攻占敌人防守薄弱的城池,扰乱其后方呢?
▲兵圣孙武雕像
当然,有的网友们朋友可能会说,兵家学说诞生于战国时代,当时没人有一天下的格局,因此只能一城一池的攻占,通过一个个小的军事胜利,完成最终一天下的大胜。然而自秦皇汉武强力合华夏大地之后,大一观念深入人心,起兵叛乱和改朝换代的情况也层出不穷,但是依然有对一城一池的攻占。为什么古人在面对重兵坚守的城池之时,不愿意绕行城池直捣黄龙,而是要打艰难的攻城战甚至退兵呢?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蒙古大军围困襄阳和攻打钓鱼城。在国势上,蒙古不知胜于南宋多少倍,为何几十万大军宁愿在这两座城池下耗费几十年,也不愿意冒险绕开从而直捣临安?一旦南宋都城攻下,全国群龙无首,襄阳和钓鱼城还不是望风而降?乍一看这种观点很有意思,但是笔者不得不提一点,为什么南宋朝廷愿意将重兵布置在襄阳地区,难道他们不会想到蒙古人可能绕路进攻吗?还是说,他们根本不怕蒙古人绕开,或者他们知道蒙古人压根不敢绕行。
▲古时候城防复原模型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不是没人想到过,但是就现实而言,一般深入敌军腹地的军队有大部分都是死军,完全是以死士的身份去敌人后方给敌人致命打击,最终为敌军剿。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势。古人建造城池,都是根据山川地势而修筑,充分利用了地利,而且有的城池从建设之时起就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作用,甚至能够影响和决定天下大势,因此治者往往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建设。一座雄城,城墙高达七八丈,长几十公里,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城池四面均有城门,大力建设的主城门上还有机关和射击孔,并且有瓮城作为第二重防护——这是参照边关要塞城门修建的。这样的大型城池,城中人口众多、水源充足,存粮可以维持全城军民一年以上,面对这样的坚城,几乎没有人可以快速攻破。
▲古时候城防复原模型
由于这些城池依山傍水,位于交通要道或重要关隘之处,占据天时地利及人和。因此虽然只是一城,但是足以切断南北,阻遏东西。如果大军想要绕过城池,就必须绕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路程,这就会导致后勤补给线变长,对人力物力的压力必然加大。断敌人粮,是古时候将领常用的方法,补给线变长,防守方就更有机会做出此事,一旦掐断粮,敌军几乎就注定失败而难以翻盘,甚至会全军覆没。
▲唐代将领剧照
第二个原因,则是由于对敌境不熟悉,将领们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去绕路。在古时候,描绘山川形势的地图乃是,为中央直接掌控,没有人能能够轻易看到。即使有带路,也无法全面熟悉敌境,面对充满大量未知因素的地域,稍有不胜就会中埋伏或者败在大自然的手下。所以兵家有言,“孤军深入”乃是大忌。
结语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战争胜败关系到国家兴亡,治者在这事上非常重视,下面的将领自然更加慎重,他们宁愿用耗时耗力的笨办法,也不愿意兵行险招。虽然兵力损耗较大,但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风险,而且还可以在城破之时劫掠一番以弥补损失,然后坐拥新的城池,相之下,胜算绕远路要大得多,而且更加省事。因此在古时候,大军围城久攻不下之时,一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增兵继续作战,要么干脆撤兵,反正绝不会选择绕行。
参考资料:
《孙子兵法》
《古时候战争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