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会选择刘禅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刘备还有别的吗?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刘禅作为继承人,这是很多读者都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其实刘备的远远不止四个。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备二十三岁外出闯荡江湖,漂泊了二十余年,直到五十岁“借荆州”,才算有了一块安身立命之地。
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把辛酸泪,除非你有王思聪的命。当然最倒霉的还是家人,夫人和孩子们。我们今天光知道刘备先后有四位夫人: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和吴皇后,其实刘备就是“克妇命”,老婆死了一个又一个。
甘夫人命大,又是刘禅的生母,所以留下了姓名。糜夫人跟甘夫人一同磨难,又因关羽千里走单骑,以及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让她“蹭热度”,留下了名字。其实成功男人刘备的身后,有一堆默默无闻的女人。
跟这些女人们一起,消失在刘备生命中的,肯定还有很多难以考证的子女。如长坂坡之败,他有两个女儿,被曹纯虏获,有资料说她们都被曹笑纳。《魏略》还记载了一件吊诡的事,跟刘禅有关。
当初刘备在小沛时,被曹袭击,仓皇出逃,按照惯例,老婆孩都留给了乱兵。刘禅当时很小,还不记事,成了流浪儿,后来被人卖到汉中。
十几年后,有个叫刘括的人,从人手中买了几个奴隶,其中就有刘禅。当然刘禅并不记得,大名鼎鼎的刘备就是他。刘括得知刘禅原本良家子弟,心生恻隐,就认刘禅做了养子,还给他娶妻生子。
刘括有个简姓邻居,后来从军了,几年后混成了将军,大老板就是刘备。这位简将军突然想起,邻居家那孩子曾经说过,他记得他叫“玄德”,心中不由一动,该不会是老板的吧。
于是赶紧汇报工作,刘备大吃一惊,失散多年的居然有了音讯。刘备惨呐,此时年过半百,依然膝下无子。大喜过望之下,刘备令简将军前往汉中,接回了刘禅。
很显然,《魏略》的这段记载不可。按正史记载,刘禅出生于建安十二年,离刘备小沛逃命,已经过去了十年左右。也就是说,《魏略》要么以讹传讹,要么张冠李戴了。很可能那位接回来的孩子,经刘备辨认,发现根本不是自己遗失的孩子呢?
这个故事透露一个信息,刘皇叔膝下子嗣稀少不是事实,都被他弄没了!
所以,刘备寄居于荆州的时候,收养了一位刘姓人家的外甥,改名刘封(本性寇)。民间称刘封这样的人,叫做“螟蛉子”,也叫“过继子”。那一年,刘备四十多岁了。
大概刘封是刘备的幸运儿,自打刘备收养了刘封,幸运不断。几年后,刘备经水镜先生介绍,认识了诸葛亮,也就在那一年,刘禅出生了。两年后,孙刘结盟,孙夫人嫁给刘备,植树造林的队伍又扩充了。
紧接着,刘备又拐了荆州,占了益州,得了汉中,一连串幸运,不断撞击着刘备的老腰。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221年,刘备登基称帝。
刘禅出生后,刘备又得了两个,刘永和刘理。原来刘禅并非皇嗣唯一候选人,那么刘备为何就选了刘禅这么个不成器,作为人,毁了蜀汉江山呢?
原因之一:刘永和刘理年龄太小,不适合做开拓之君
很多问题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我们只要看一下俩年龄,大致就明白咋回事了。刘备刘禅大四十六岁,刘备称王时,刘禅12岁,称帝时,刘禅14岁,驾崩时,刘禅16岁。
史书对刘永和刘理的记载太少,搞不清楚他们的出生时间,也不知道其母是谁。从零星的记录推测,他们应该出生于刘备入主益州之后,也就是公元214年以后。也就是说,他们至少刘禅小八岁。
刘备称王时,立刻册封刘禅为王太子,那一年刘永哥俩,最多4岁。刘备去世时,他们最多8岁。如果抛开其它所有因素,很显然16岁的刘禅,要两位弟弟更适合当皇帝。
蜀汉政权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内忧外患。刘备虽然称帝了,天下依然三分,同时蜀汉政权内部,三大利益集团矛盾重重。这种情况下,幼子即位肯定只能当傀儡,最后蜀汉能不能姓刘,疑问太大。恐怕随之而来的,会更加激烈。
原因之二:古时候皇位继承法,有利于刘禅
皇位继承法则有两条,第一有嫡立嫡,第二无嫡立长。刘禅的生母甘夫人,生前替刘备职掌家事,可惜只是“”性质,不算嫡妻。因此,刘禅不是嫡子,他只占了一个长子的优势。
假如刘永或刘理是嫡子,从顺位上看,他们要排在刘禅前面,那么这哥俩是嫡是庶呢?没有答案,史书没记载。民间有个《刘氏家谱》,号称刘永是吴皇后所生。
吴皇后是刘备入主益州后,所娶的嫡妻。这位吴皇后很传奇,她被相面的说成是大贵之人。因此她被益州牧刘焉相中,嫁给了刘焉的刘瑁(刘璋的哥哥)。可惜刘瑁享不起这份福,居然发疯死了。
刘备抢了刘璋的益州后,顺便也娶了他寡嫂吴氏。也该吴氏命好,甘夫人在荆州期间就病逝了,孙夫人也因为跟刘备翻脸,回到江东去了,刘备每晚只能睡冷被窝。所以,吴氏虽是寡妇,刘备直接以嫡妻身份迎娶了她。
其实,刘备娶吴氏,恐怕还有目的。吴氏一族早年追随刘焉入蜀,是蜀地三派中的东州派。刘备人地生疏,娶吴氏,有很明显的拉拢东州派的目的。
既然如此,这位吴氏,你不能仅仅把她当作一个女人,而是一个势力的代表!假如刘永是她的,你认为皇位有可能是刘禅的吗?不可能的嘛!东州派势力很强,刘备又想拉拢东州派,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刘永必然上位。
退一步,即使刘永上不了位,东州派一定会围绕刘永做足文章,史书上不可能不留下印记。所以,我认为刘永、刘理不可能是吴皇后的。
如此一来,刘永与刘理既没有“嫡系”身份,也没有“长子”优势,落选就是必然。
至于义子刘封,如果刘备无子,他有机会,这种情况下,怎么也轮不到他。另外就在刘备称王的当年,刘封和孟达因为拒绝救援关羽,导致二走麦城。事后刘封虽然没有跟孟达一起降曹,被清除的命运恐怕那时候就注定了。
原因之三:刘禅没有传说中那么昏庸,刘永刘理未知数太大
都说蜀汉输在了刘禅手中,一句“乐不思蜀”,把他钉在了耻辱柱上,似乎要是刘永、刘理即位,就可以避免蜀汉灭亡了。其实这个说很扯淡,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夸大了事实。
首先刘永和刘理年幼,谁敢水他俩就一定刘禅优秀?史书没有这方面的记录,说明至少他俩年幼时没有过人之处。
其次刘禅的昏庸无能吗?刘禅属于中等资质的皇帝,不算优秀,但绝不昏庸,几个例子就可以说明。
诸葛亮掌权十一年,刘禅老老实实听话了十一年,期间君臣之间没有任何龃龉。要知道诸葛亮可是权臣,威望高,权力大,换作任何一位皇帝,都难以容。可是人家不受挑拨,坚定地站在诸葛亮身后,这是昏庸之主吗?
曹军大兵压境之时,刘禅不顾反对,接受了谯周降曹的建议。有人说刘禅昏庸懦弱,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想,假如刘禅不降,能救得了蜀汉吗?他的投降,难道不是为百姓负责?
再其次,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又支撑了三十年,请问刘禅如果昏庸透顶,有可能把危局撑到三十年后吗?
再如所谓的“乐不思蜀”,在这种状况下,刘禅这个说法显然是一种自保,未必是他的实想法。虽然他没有表现出男人该有的气概,却不能否定他的聪明。
最重要的是,蜀汉灭亡的责任,不在刘禅身上。蜀汉政权本身就有先天缺陷,刘备在世搞不定,诸葛亮经营十几年,同样也搞不定,凭什么让刘禅背锅?
从历史的大趋势看,魏蜀吴三国,因其寒门士族阶级代表的特性,注定了他们是匆匆过客。那个时代是门阀集团崛起的孕育期,不是哪个人能左右得了的,连曹魏都要给司马家族让路,何况蜀汉?
因此,刘禅无论贤愚,他都必须行走在历史铺就的既定轨道上,他只是历史舞台的演员,在大趋势下,尽力让自己的表演更出色,根本无力出戏,如此而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