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复命为什么越来越少 这事情和朱元璋有关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时候复姓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起有名的复姓各位都首先想到的多半是“慕容”、“司马”、“公孙”。复姓虽然在武侠小说中经常能看见,但在如今已经非常稀少,原本秦汉时期随处可见的复姓在数千年间越来越少,这究竟是为何呢?

image.png

  姓氏在先秦时代,不是人人都有的,可以看作是尊贵程度的象征,在周王朝分封列国之后,姬姓就成为最尊贵的姓。普通的百姓庶黎是没有姓氏的,在先秦时代,有姓就是士族身份的证明。

  古人的姓氏通常是来源于父祖的官职、封地,如说王姓就源于姬姓,西周太子姬晋遭废为庶人,因此不能再使用姬姓,从而改姓为王,姬晋字子乔,即后世著名的仙人王子乔。

image.png

  战国时代,姓氏逐渐普及到寻常百姓间,因此姓氏的数量一时之间激增,复姓在此时还是非常容易见到的。“公子”、“柳下”、“公孙”都是当时著名的姓氏。

  我们中国古时候的宗族观念是很浓郁的,尤其是汉唐时候,门阀世家大族兴盛,对祖辈功业和姓氏极为崇拜。古时候还专门修过《氏族志》来品评天下的世家大族。古时候还有不少少数民族融入到汉家来,根据发音取了复姓,像是“孤”、“尉迟”、“宇文”都是来源于鲜卑等少数民族。

image.png

  不过在魏晋时候有些复姓已经开始删繁就简,如“公子”、“公羊”等都改为公姓,估计主要是原本姓氏读起来太奇怪了。司马姓氏则是慌不迭地改姓为马,因为篡夺了东晋天下的刘裕已经下旨满世界追捕司马皇族。

  在汉唐之后,复姓的消亡就彻底开始了。五代的时候,门阀世家走向了消亡,宗族的影响消退,因此改换姓氏也不像过去被视作是忤逆不孝的举动。宋代的朝堂上,复姓的士大夫已经变得罕见。除开自己改换姓氏,复姓的人数本来就相对较少,有的干脆就在王朝兴替的时候绝了香火,该复姓就没了。

image.png

  正给复姓决定性打击的,还是朱元璋的一道圣旨,“去胡化”。明朝取代元朝时候打出过“月重开大宋天”的口号,以华夷之辩将蒙元视作胡虏,从而要将胡人的风气去除,而复姓就是其中之一。

  不少复姓都是由融入汉家的少数民族自己取得,朱元璋的命令下来之后,有明显胡人特征的像“完颜”、“耶律”等复姓都改成单姓,而且因为百姓缺乏文化,不清楚什么复姓是胡人风俗,干脆就跟着把复姓改成单姓。

image.png

  于是复姓就越来越少,很难再见到。不过复姓本身也不受欢迎,不少人都是自发地删繁就简,有时候姓名复杂的不是好事情。国外取名字喜欢把家族亲戚的名字掺杂在其中,如著名的毕加索,要把他的名字全写出来,能有几十个单词。

  当然现在还是有复姓存在的,像“欧阳”这个姓氏就还有不少人。

image.png

  你的姓是复姓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