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一战歼灭四万明军,怎么不接着攻打都城?

  1629年农历十月初一,皇太极亲率十余万大军伐明,这次他绕过防守严密的宁锦防线,借道蒙古科尔沁部,然后由北向南,从喜峰口、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等地突入关内。后金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下遵化、蓟州、三河、顺义、通州等城,兵锋直抵北京城下。那么明朝该如何何应对呢?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带来历史相,一起看看吧!

  明朝君臣根本就没有想到,后金军队竟敢冒险千里,突入北京城下,最初引起了朝野的一片恐慌。崇祯帝立即下诏“京师”,并调遣全国各地的兵马入京勤王。最先抵达北京的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他在得到消息后,急忙率军入关驰援,在广渠门前与后金军队展开激战,并将其击退。

image.png

  然而崇祯帝中了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引发关宁军队的恐慌,祖大寿率军逃回山海关。此时的皇太极正率领军队攻略京城周围,攻破良乡、固安等地,他听说袁崇焕被捕,认为时机已到,于是率军回京城。在卢沟桥附近,明军副将申甫战死,麾下七千人全军覆没。

  此后皇太极得知,在永定门南二里,驻扎着4万明军主力,由满桂、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等人率领。皇太极决定吃掉这支明军,于是在十二月十七黎明时分,发起了进攻,于是双方在永定门外展开了一场大战。代的女婿和硕图一马当先,率八旗骑兵冲锋,满桂也不示弱,亲率骑兵迎战。

image.png

  经过一番血战,明军因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在明军高级将领中,满桂、孙祖寿以及参将、游击三十余人全部战死,黑云龙、麻登云兵败被俘,四万明军主力非死即降,后金军队光战马就获得了六千余匹。此战后,后金诸将纷纷主动请战,要求攻打明朝都城,然而皇太极却断然拒绝,反而选择撤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皇太极认为,明朝“疆域尚强,非旦夕可溃者,得之易,守之难,不若简兵练旅,以待天命可也”。其实皇太极的看法很正确,当时明朝虽然虚弱,但国力犹存,以后金的实力,在一时半会之间,还很难将其灭掉。早在入关前,皇太极就已经确定了灭明的思路,“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削,则大树自扑”。

  后金军队这次入关,不是为了灭掉明朝,而是为了削弱明朝的实力。此后,皇太极又接二连三派军队入关劫掠,目的是相同的,即削弱明朝。除了皇太极认为明朝“非旦夕可溃者”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原因也很重要。后金军队虽然取得永定门之战的胜利,但损失也很惨重。

  当时,明朝各地援军纷纷赶来,再加上北京城墙高大,于野战的后金军队很难攻破。皇太极于用兵,对于战场形势看得还是非常清楚的。后金军队虽然取胜,但实力受损,且不于攻城,根本无法拿下宁远城还要高大坚固的北京城。所以,皇太极才选择退兵,而没有进行攻城。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