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基本没有昏庸的皇帝,为什么清朝还是灭亡了呢?
人们总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纵观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大多的共同点到了清朝这里就不再灵验。《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清朝却还没有,就已经宣告灭亡。
不过,金一南教授认为,清朝从1636年到1912年期间的12位帝皇,他们中并没有一个是昏君。相反其中三分之二都算得上是英明之主,而剩下的几个虽说算不上英明神武,但也是励精图治,丝毫没敢懈怠,但是他们却依然被人们痛斥了上百年。
先看看王朝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强汉时期外戚干政,宦官,中间还闹出一个王莽建立新朝。最后,东汉末年的皇权皆尽被架空,皇帝成了傀儡。
隋炀帝大兴土木,挥霍国库,把他那千古一帝的老千辛万苦打下来的伟业给毁于一旦。唐朝时期,割据斗争,黄巢也直接摧毁了盛唐。宋朝经济繁荣,可是国库却都被软骨头的皇帝给进贡给辽金了。
精通书画的宋朝皇帝有不少,但是同样的他们沉迷于诗词歌赋,不理朝政、昏庸无能。金朝都打进国都了,宋朝皇帝还在沉迷于书画不可自拔,将江山拱手让人。元朝皇帝残暴昏庸自不必说,人种等级制度让人们对其充满仇恨。
没过百年,元朝治者就被农民给赶出了中原。明朝就更有意思了,从朱棣开始,明朝就已经开始了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大兴土木修建明长城,还逐渐关闭了通商口岸。而后,清朝也也将这一政策学得有模有样。
尽管因为经济的进步国内有了资本的萌芽,但是明末的皇帝们却都不作为,错过了这一良机。万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朱厚照和朱厚熜上朝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反观清朝,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一中原的国家,它的皇帝前朝都要做得更好。
从康熙帝开始,清朝就已经在推广学习汉文化。尽管治者们对会有一定程度的打压,但是历朝历代的皇帝还是非常重视重用的。范文程、于成龙、张廷玉、年羹尧、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是清朝鼎鼎有名的汉族重臣。
任用为重臣,这使得清朝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减弱。此外,清朝对皇权集中加强也是做得最好的,既不需要削藩,也没有军阀割据混战。清朝刚刚建立之初,也有反清复明的不断出现,这本来是会影响到清朝的治的。
但是,从皇太极到康熙,硬生生将全数,顺便还开启了个“康乾盛世”。中国人口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首次突破了1亿大关,人们安居乐业,国家的税收也在一直创新高。但是这样的景象到道光年间就戛然而止了,难道道光昏庸吗?
道光皇帝可是被誉为是整个封建王朝最勤俭节约的皇帝,拥有着千里江山,但是连自己的黄袍破了都不舍得换新的。《清史》中记载,道光皇帝的裤子破了一个洞,也只是让内务府补补,接着再穿。
皇后生,道光皇帝也就只加了餐卤面。这种节俭的程度估计现在很多百姓都做不到。但是,道光皇帝一生勤于政务,虽挽回了点颓势,但是最终还是败于第一次战争。1851年,年仅20岁的咸丰即位,他也勤于政事,对朝廷制度做出了改革。
他的改革是有效的,并且汉城曾国藩也成功帮他住了太平天国。但是,他输了第二次战争,并且年仅31岁就把自己给活活累死了。之后的几位皇帝也是不断地在寻求清朝的出路,光绪皇帝主动削减皇权,主持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但却同样失败了。
清末的大臣们虽然已经被西方列强打得灰头土脸,但是他们也并不像宋朝大臣那么软弱无能。尽管各有各的政见,但是他们始终都坚持着领土一寸不可相让的底线,就连慈禧也是在1900年,向世界各国的侵略者们宣战,只是惨败的现实让他们都苦笑不矣。
那么,为什么清朝没有一个昏君,清末的权臣还大多都是能人之辈,但清朝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呢?金一南教授就为我们给出了答案。首先第一点是器不如人。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多年来一直重农抑商,生产力被严重阻塞,科学技术的发展越严重落后。
满清本是弓马打天下,但是面对炮火,他们就像是小孩过家家。清末的税收也已经过了上亿两白银的关卡,但是这些钱在初次输掉战争的时候,就被用去当作战争赔款了,没有足够的钱财发展军事力量,导致恶性循环。
第二点,制度不如人。首先就是封建王朝强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于封建治者们来说,千尖山,都是他们自己家的。所以,即使战败,那也仅仅只是对不起列祖列宗,而不是对不起疾苦的黎民百姓。
这使得没有国家观念的清朝犹如一盘散沙,兴亡都是百姓苦,肚子都吃不饱,哪来积极性。1848年,也曾经在《贸易史》中说过:大清帝国的人口几乎占了全人类三分之一,但是人们麻木不已,安于现状,与世隔绝,用美丽的幻想自欺欺人。
在金一南教授看来,清朝之所以灭亡,还是因为时代变了,局势变了。清朝的12位君主如果能生在之前的朝代,起码能开创一番伟业,甚至被记载光辉榜上。但是,逆着天下大势的清朝只能被时代覆灭。落后的封建体系终将走向结束。
现如今,中国能再度崛起,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还是要感谢前辈们不断努力地尝试。他们不断地寻求救国之法,在一次次失败后,又重新顽强地求生,最终才取得了成功,才有了现在美丽而又富强的中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