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济帮司马昭了曹髦 成济最后为什么会被
对成济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权,率人出宫讨伐,却被司马昭的部将成济死。那么,成济为啥敢害皇帝?其后他为什么会被司马昭?
成济的想法很简单: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他指望用皇帝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作为自己的投名状,为自己、为家族在未来谋取更高的富贵。
富贵险中求,这个思路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前提是你得搞清楚基本的潜规则:皇帝,是不能公开的。1500多年后的欧洲,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一事,尚且耸人听闻,何况皇权至高无上的中国古时候?
当初嬴政创造“皇帝”这个职业,源于他认为自己已经“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只有皇、帝这两个字眼并用,才能体现出这一职位至高无上的价值、尊贵无的身份。
但事实证明,虽然有“君权神授”这一理论撑腰,但说到底,实力,才是保证头衔价值的最有力武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始皇之后的皇帝,被下属废除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被也是常见作。
但在中国的传道德体系中,刑不上士大夫,对待帝王,既不能施加凶器,更不可以大张旗鼓。所以那时除掉皇帝,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逼迫,如秦始皇的秦二世胡亥;或者悄悄地死,如被跋扈将军梁冀汉质帝。这些方式,既显得“文明”,又能营造一种莫名其妙暴毙的借口,给心照不宣的各方提供个体面的台阶。
回到成济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里来。三国虽是著名的乱世,但在对待过气皇帝方面,仍遵循着行业的潜规则。当初以“残暴”著称的董卓,处理自己废掉的少帝刘辩,采取的是进献酒、逼迫自尽这样的办法。曹氏父子对待汉献帝、司马氏对待蜀汉皇帝刘禅,都沿用了废除--养起来这种相对温和的模式。
而到后来,经过高平陵事变后,司马师废除了曹芳,改立曹髦为帝;而曹芳,又活了20年、直到西晋成立6年后才病死;不过正是这个曹髦,接下来让司马氏犯了难。
司马家族立曹髦为帝,当然不是为了匡扶曹魏王朝,而是要像当初曹对待汉献帝那样,挟天子以培养稳固自己的势力;待时机足够成熟后,走完一些面子上的程序后,逼迫曹髦漂漂亮亮的“禅让”,大家心一团和气、各得其所,岂不妙哉。
不过曹髦好像拿错了剧本,也许是不太清楚当初自己家是怎么夺取汉室天下的,反正他即位后,的把自己当成了君临天下的皇帝了。八成是因为聪明好学、才慧早成,他急切地试图扶植自己的亲信、培养自己的势力,竟然获得了“文才武略”、极像曹丕这样的评价。
公元255年,司马师在平叛的过程中急火攻心,动过手术的眼球被气爆,随后一命呜呼,曹髦曾试图通过宫廷夺回权力,但却被司马昭轻易识破。
对于曹髦这种“负隅顽抗”的不识时务举动,司马昭当然不会惯着,他抓紧弱化曹氏仅存的影响力、抽丝剥茧般削减曹髦的权力。
对此,年轻的曹髦愤愤不平,咽不下心里的恶气。公元260年,他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被废黜,今就豁出去了,亲自带着你们去讨伐他!”
这仨人才不是,他们劝阻无效后,王沈、王业第一时间跑去向司马昭告密,王经则直接拒绝了曹髦。于是,曹髦就自己亲自带着武器、坐上战车,率领身边的卫士、奴仆们鼓噪着出宫来。
皇宫内外,虽然基本上全是司马昭的人,但大家对这一场面还是较尴尬的:再怎么说,人家也是皇帝,自古以来哪有说皇帝的?所以他们劝也不是、打也不行;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镇守东止车门,见到这一情形赶紧开溜。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司马氏当然拥有一批死忠。中护军贾充就心急火燎的带着兵马从宫外赶来,跟曹髦的手下交上了手。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曹髦竟然亲自挥剑冲,贾充的部众们一时间手足无措,只好往后退缩,谁也不敢背上伤害皇帝的罪名。
眼看着自己一方要落败,领头的贾充还没吱声,手下的太子舍人(太子的秘书)成济却起了心,他问贾充:“局面紧急,如何是好?”
贾充心里暗喜:“我去,竟然还有这种主动当出头鸟的傻蛋!”他义正辞严地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为今之事,还有啥可问的!”
贾充这句话其实很贼:“今之事,无所问也”,你们替司马公解决问题就行了。但具体怎么办?自己领会。
成济的理解是这样:他抽出长矛,上前一下捅死了曹髦。曹髦卒,时年20,成了中国历史上首个被当众用武器死的在任皇帝。
当时的逻辑关系其实是这样:曹髦不按常理出牌,司马昭很闹心,但他自己不能直接出面,于是派了头号亲信贾充出面摆平;贾充,就是司马昭的第一级人;
贾充没想到曹髦会亲自砍,一时间犯了难,毕竟自己不可能亲自对付这位皇帝,此时的他,也迫切需要一位人;如果此时没人主动吱声,贾充也许会让手下想办法控制曹髦、掉人,也许会逼迫一个亲信动手对付曹髦,但绝不会下令直接对其动武;
而成济,首先主动当了个出头鸟,其后既没有考虑逼更低级的马仔动手,也没想办法控制曹髦。而是采取了最为简单粗暴、后果最为严重的方式。
成济能当太子舍人,智商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一举动只有一个解释:他太渴望出人头地、太急切着成为司马氏的头号功臣了,以至于敢于拿皇帝的性命当投名状。
成济这样的心态,时至今其实也不陌生;毕竟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一直是上位的有效途径;在一些人看来,能被领导当枪使,也是幸福的。
但这要有个基本前提:不能因此挑衅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不能肆无忌惮地触碰伦理底线。否则,领导心理也许会领情,但为了平息众怒,一定会推卸责任、拿自己的“枪”是问。
因此,司马昭在听说曹髦被后,心里也许狂喜,但表现出来的动作是这样的:“昭闻之,大惊,自投于地”,不久后义愤填膺地表示“成济兄弟大逆不道,夷其族”。以为自己立下大功、飞黄腾达指可待的成济,就这么坑害了全族。
而正的罪魁贾充,则进一步稳固了自己司马氏头号亲信的地位。后来,他的女儿——心狠手辣、奇丑无的贾南风,被晋武帝司马炎立为太子妃。司马氏这是要报恩吗?由此看来,西晋被贾南风祸害,也算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