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邙山之战?这场战役是如何引发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邙山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东魏西魏两国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后分割北方的两个国家,东魏又权臣高欢把持,西魏有宇文泰执掌,双方互相征伐不断,高欢和宇文泰两人也成为了死地,可以说但凡两人之前只存在一人,那么东魏西魏对峙的局面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而是快速实现北方一,在两国的征伐中,
在洛阳附近爆发的邙山之战,成为双方最为关键的战事之一,高欢险些攻入关中实现北方一,而西魏之败,不仅损失了大量部队,更重要的是令宇文泰进取中原的计划破产。
邙山之战发生在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九年,也就是公元543年,起因也是太过随意了,因为高欢的高澄调戏人家的妻子引发的,也就是说因为一次事件,引起了蝴蝶效应,导致了两国发生大。
当时高慎为东魏官员,但是和高澄的关系不和谐,高澄这个人,除去个人喜好外,他堪称是北齐的实际开国君主,虽然他在可以接受禅位前被了,但是他对于北齐来说就是司马师,他主政时期,平定了侯景,并且从南梁手中夺得了两淮之地,奠定了北齐立国的基础,可是他好色的本性还是不大好。
《北齐书.高慎传》慎前妻吏部郎中崔暹妹,为慎所弃。暹时为世宗任,慎谓其构己,性既狷急,积怀愤恨,因是罕有纠劾,多所纵舍。高祖嫌责之,弥不自安。出为北豫州刺史,遂据武牢降西魏。
《资治通鉴.梁纪十四》仲密选用御史,多其亲戚乡,高澄奏令改选。
《北史.高慎传》文襄闻其美,挑之,不从,衣尽破。李以告慎,慎由是积憾。
综合史料来看,高慎是因为惧怕以及羞辱而反叛的,当初他有拉帮结派之嫌,结果被高澄发现,更改了高慎的任命,加之高慎之前的妻子是崔暹的妹妹,高慎估计是休了崔暹的妹妹而导致和崔暹产生怨恨,不巧的是崔暹是高澄的人,所以高澄就出现了打压高慎的意思,因此高慎内心惧怕。
这一切在高澄(谥号文襄帝)有意欺负了高慎的妻子李氏后爆发了,高慎决定投奔西魏。这也多少说明高氏父子在用人上面存在一定问题。
北豫州州治虎牢(今荥阳市汜水镇),下辖广武、成皋、荥阳等地,这基本上就是当初楚汉争霸时对峙的主要区域了,可以说北豫州是东魏遏制西魏又关中经洛阳东进的必经之路,守住北豫州就可以阻止西魏进取中原,此地乃是东魏在东线的要地,可是为何要交给高慎呢?
个人认为应该有三点,一个是高慎有足够的才能,才能被派去领重镇,第二,高澄当时为人较轻浮,他只是调戏了李氏,在他平时的行为中,这种行为可能算是较轻的,不认为冒犯了高慎,再者高澄也不在乎冒犯高慎,第三,高欢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控住高慎,毕竟高慎属于外放官员,家人是留在后方的,后来高慎的家人想要西逃是被捉住的,由此可见,高慎这个人的时候是没顾忌自己家人的死活啊,至于李氏遭到调戏,高慎不是因为关心李氏,主要还是因为忌惮于高氏父子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才决定反叛的。
总的来说,高氏父子认为自己手里的牌足以让高慎安分,或者说高慎不会那么激进的反叛,加上高慎有一定的才能,才会让高慎去治理北豫州的,可是没想到,高慎是一个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主,当然,高慎的反叛,主要原因还是他和高氏父子之间难以弥合的隙,妻子李氏被调戏,只是所有积怨爆发的导火索。
《周书.文帝纪》九年春,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举州来附,太祖帅师迎之,令开府李远为前军。至洛阳,遣开府于谨攻柏谷坞,拔之。
宇文泰在听说高慎来降后,必然是大喜过望了,可以说东魏西魏之间的战争,前几次大规模战役,如小关之战、沙苑之战,宇文泰取得了胜利,但这些都只是让西魏有了立足关中的实力,东魏仍然具备主动进公的能力,而高慎直接送来北豫州,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给了西魏东进蚕食中原的前进基地,宇文泰果断出兵,而高欢也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宇文泰占到这个便宜的,所以双方再一次爆发了大规模军事冲突。
相对来说战局对于宇文泰是有利的,本质上是东魏内部发生叛乱,西魏趁机去占便宜的,所以说高欢就有快速结束战争,平定战乱的内在需求,如果他不能快速平定高慎之乱,那么东魏有野心的人也会有样学样,到那时局势也就不好控制了,这一因素,让宇文泰处于战事初期的优势地位。
《周书.文帝纪》三月,齐神武至河北。太祖还军瀍上以引之。齐神武果度河,据邙山为阵,不进者数。
西魏的部队背洛阳布阵,而高欢率部只能渡过黄河迎战,其实就当时的局势而言,谁先渡河谁就处于一定的劣势,因为你自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后路被断的陷阱,有黄河在,一旦局势不利,东魏军撤退时容易陷入绝地,而且宇文泰率部提前布阵,是以逸待劳,参考之前宇文泰对高欢所取得的胜绩,不排除宇文泰有想通过此战,歼灭东魏的主力军,之后趁机东进攻略中原的意思,所以他没有采取半渡而击,趁东魏主力尚未全部渡河的时候袭击其先锋部队。
根据历史的记载,高欢在偃师附近的邙山列阵,第一阶段的战事,东魏是取胜的。
《资治通鉴.梁纪十四》东魏彭乐以数千骑为右甄,冲魏军之北垂,所向奔溃,遂驰入魏营......诸将乘胜击魏,大破之,斩首三万馀级......欢使彭乐追泰,泰窘。
东魏大将彭乐所部为军阵的右翼,其首先攻入了西魏的大营,东魏大军趁机大举攻伐,宇文泰险些被彭越所获,斩获西魏士卒3万余人。
个人觉得这段记载可能有些夸张了,东魏取胜不假,但是在之后的战争中,西魏仍然保有反击的能力,如果第一阶段就损失了3万人,那么宇文泰就没有在洛阳区域继续和高欢死磕的底气了,而是要快速回撤关中,据险而守。
再者当时彭乐号称是几乎差点斩宇文泰,在战场上追击的过程中,宇文泰还有功夫和彭乐谈未来,“
今无我,明岂有汝邪!何不急还营,收汝金宝”,意思大概就是告诫彭乐兔死狗烹,之后彭乐就听了,放过了宇文泰,回营后还差点被高欢了,我个人不是他相信这段记载。
《周书.文帝纪》赵贵等五将军居左,战不利。齐神武军复合,太祖又不利,夜乃引还。
也就是在偷袭高欢的计策成功后,西魏军趁机对东魏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但是赵贵等人处于的左翼战败,加上高欢死里逃生后开始重新掌控全局,东魏反而趁西魏兵败开始发起反击,可以看做是,奇袭策略很成功,但是主要的正面战场,西魏并未占到便宜,显然东魏军队并没有被西魏的偷袭行动打乱阵脚。
经历此败后,西魏军遭遇重创,宇文泰只能率部逃回关中了,当时高欢是有一路西进攻入关中,灭了西魏,一北方的,毕竟邙山之战,东魏号称大败西魏,西魏损失督将四百余人,军士被俘斩六万人。可以说随宇文泰东出的军队,几乎全灭,此战之后,西魏的确出现了扩军的现象,“
于是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宇文泰入关中后,就即可大规模募兵,也是能够看出西魏经历邙山之战后的确损失很大。
而高欢没能继续西进,攻入关中,主要是因为内外部因素决定的。
在邙山之战后期,高欢追击宇文泰的时候,后方发生了不利因素。
《周书.于谨传》邙山之战,大军不利,谨率其麾下伪降,立于路左。齐神武军乘胜逐北,不以为虞。追骑过尽,谨乃自后击之,敌人大骇。孤信又集兵士于后奋击,齐神武军遂乱,以此大军得全。
西魏的于谨假意投降,在东魏追击的时候,在后方追东魏军,引起了大乱,同时于谨联合孤信在东魏军后方击东魏部队,可以说两人最大程度上拖慢了东魏向西开进的速度,这也给了宇文泰逃回关中并调整部署防御高欢的大军。
《北齐书.封子绘传》或谏不可穷兵极武者,高祖总命群僚议其进止。子绘言曰......混一车书,正在今,天与不取,反得其咎......高祖深然之。但以时既盛暑,方为后图,遂命班师。
《周书.达奚武传》复战邙山,时大军不利,齐神武乘胜进至陕。武率兵御之,乃退。
东魏军攻到陕州,也就是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函谷关和潼关都在陕州西面,也就是说到了这里,高欢就要考虑是否继续西进了,为此特意召集众人商议,当时封子绘就建议一定要打入关中,实现北方一,这是难得的机会,西魏主力遭遇重创,这是天载难逢的机遇,高欢也认可了,但是最后以天太热为由,加上达奚武率兵抵御了东魏西进的态势,东魏剧撤军了。
显然天气热不是主要原因,天气再热和一北方相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实际上,高欢选择撤军,最主要的不是天气热,也不是达奚武的抵御,而是东魏军内部将领厌战了,不想接着打了,不然是可以试着打一下的,只要东魏军攻入关中腹地,宇文泰基本上就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总的来说,邙山之战,导火索较奇葩,因为一次事件,导致东魏重镇官员高慎带着北豫州投降西魏,让两个死敌再一次爆发大,宇文泰在战局之处拥有优势,但是接败,即便实现了偷袭计划,但是东魏军整体战力要强于当时的西魏军,最终西魏遭遇大败,宇文泰进取中原的梦想破灭,而高欢也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一举攻入关中,实现北方一的机会。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