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称作ldquo;蛮夷rdquo;的是什么民族?他们是如何成为汉朝的心腹大患

  历史上被称作“蛮夷”的是什么民族?不清楚的网友们可以和为什么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中国历史上,汉族常以正自居,边缘民族皆被称作“蛮夷”。但就是这些蛮夷的存在,给中华历史增添了几笔与众不同的异域风情,让长期安居中原的华夏民族能够居安思危,努力图存。

image.png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支异军突起的民族,他们剽悍骁勇、意志顽强,在秦朝一中国仅仅十几年后迅速崛起,并且立即成为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有人认为匈奴的崛起依赖于中国。

  匈奴是游牧民族,想要自给自足根本不可能,他们除了依牲畜和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外,还需要他们南面农民出产的物品。而且,匈奴头领权力的获取取决于从中原人那里得来战利品的多寡。故而,无论是经济还是,匈奴都离不开汉族。

  另一种观点认为,匈奴完全是自由生长,跟汉族没什么关系。

  他们认为,匈奴在自己的核心区也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中亚的绿洲城邦可以为匈奴提供他们必须的物品,汉族对匈奴的意义并没有前一种观点说的那么不可取代。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必须承认,匈奴与汉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在军事上与汉族为敌,在经济上又与汉族互通有无。这个看起来没什么文化的民族,在处理与汉族的关系上反倒让人琢磨不定。

  为了与匈奴和平共处,汉朝采取了和亲政策,定期把皇室出身的公主赠与匈奴单于,并每年赠送黄金、丝绸和粮食。作为回报,匈奴允诺不再袭击汉族朝廷,但这种方式是治标不治本,匈奴侵犯边境的情况在汉朝依旧时有发生。

  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与汉族的关系非常友好,他们甚至将自己的一个送给汉朝做质子。而北匈奴则嚣张很多,汉朝与匈奴的矛盾,也多是与北匈奴之间。直到公元87年,北匈奴单于被汉章帝刘炟死,20万匈奴部落民投向汉朝,匈奴无法东山再起。公元89年,这个曾不可一世的北方民族最终落下了帷幕。

image.png

  谈到西域,很多人先想到的是丝绸之路,但事实上,本书指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是19世纪一位德国地理学家发明的。此前,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域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条路的存在,甚至他们都不知道彼此。

  西域各国只是模糊知道在某地有一个“丝的民族”,中国人也隐约听说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大秦”帝国。那你可能要问了,他们不知道彼此,又是如何进行贸易的呢?

  其实丝绸之路这条贸易线没有谁是走完全程的,这条路线被分成多段,每一段的商人像接力一般把货物从中国运到了西域。在这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情况下,汉朝能将触手伸向西域,令人惊叹。汉武帝元封三年,汉朝发起最早一次探入西域的军事行动,它使汉朝和乌孙、楼兰达成协议。

  汉武帝太初四年,第二次军事行动,大宛被征服。汉武帝征和三年,汉朝对吐鲁番采取军事行动并取得胜利。汉宣帝神爵二年,西域都护府建立,标志着汉朝军事成就达到顶峰。自此,汉朝与西域间的交流愈发频繁,西域诸国成为汉的附属国。汉朝的掌控范围又一次被拓宽。

  形形的少数民族

  此外,有一个民族需要我们格外注意,那就是羌。“羌”是古时候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主要部分在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

  羌早期曾与匈奴联手抗汉,后来成为汉的附属国。不同于迅速崛起的匈奴,羌越发展反而越衰弱。这个民族不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当他们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成无数互相仇视的小部落。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羌这种不断向外的事态,使汉朝无法用对付匈奴的方式对付他们。如果一个羌族酋长被打败,失败的影响不会超出他的部落;如果他胜利了,没准队伍还会壮大,演变成一场更大的叛乱。

  多亏了后来羌族渐渐被汉化,否则不知道要拿这个民族怎么办。

image.png

  羌族最早迁入汉族西北境内,后来出面把他们内迁,安置在长安附近。也许是长安水土太好,羌族人数增长迅猛,常与汉族发生冲突,导致羌族时有发生。为了,只好设立“护羌校尉”,对其进行管理。

  除了羌,乌桓也是汉朝附属国之一。乌桓族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匈奴破东胡后,乌桓迁至乌桓山,也就是大兴安岭山脉南端,遂以山名为族号。随后南迁,主要分布在塞内的辽东、蓟县西(现天津北部)等地区。乌桓羌听话很多,帮助汉朝攻打过匈奴、鲜卑,并平定过汉朝境内的叛乱。

  乌桓与汉朝官员的合作非常紧密,甚至曾和两位汉官联合发动叛乱来推翻朝廷。

  这些形形的少数民族,为我们展示了除华夏民族外的另一种风采。无论他们与汉族是敌对还是友好,无论他们野蛮还是文明,这些生活在荒芜边境的民族,都有我们值得学习和敬佩的地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