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对食材过敏又想保证营养怎么替换?这份清单请拿好

  家长经常会咨询,如果宝宝对其中某种食物过敏,食疗方中的某个食药材可不可用的来代替。

  确实在临床上有很多宝宝都会对某一种或几种食物过敏,一吃就全身起红疹,或者一吃就拉肚子、呕吐。这是因为宝宝的消化系还没发育完全,肠道内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没达到成年人水平。起大人,孩子确实更容易发生食物过敏。

  那是不是这些食物一时不能吃,就一世不能吃了呢?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对付宝宝食物过敏,过敏的食物怎么替换。

  未发育完全的身体

  有时会排斥“外来”的食物

  孩子如果食物过敏,可能在进食某种食物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全身起“包”、瘙痒难耐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慌气短、休克等危急症状,需要立即送医。

  食物过敏是因为人体免疫对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产生了异常反应导致的。简单地说,就是宝宝尚未发育完全的身体脏腑,错误地排斥了某些“外来”的食物。如果发现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千万不要抱着“多试几次就没事了”的侥幸心理,想着让宝宝自行适应就能脱敏。

  注意:我们所说的“脱敏治疗”,不是粗暴地反复试探“雷池”,也不是用于治疗食物过敏的正确方法。食物过敏有一定自愈性。有的宝宝对某种食物的过敏反应会随着年岁增长而逐渐消失。这并非“脱敏”的效果,而是身体发育完全厚,慢慢不再排斥“外来物”。

  宝宝一出疹就要查过敏原

  我不太建议年龄较小的孩子一有疑似过敏反应,就立即去医院查过敏原。因为吃进肚子里的米、面、豆类等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能全部反映在肉眼可见的受试过程中。即使去医院检查出体内某种食物免疫球蛋白(IgE)水平高,也只能说明宝宝对它可能过敏。例如,怀疑宝宝对海鲜过敏,检查结果却不仅对某些鱼类过敏,坚果、豆类的 IgE数值也偏高。但宝宝常吃豆类、坚果并没有什么特殊反应。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一定要对这两种食物戒口。最好的做法,是用食物记录法,初步排查可能过敏的食物。发生疑似过敏反应后,往前推,24小时内摄入的食物,都有可能是过敏原。仔细观察摄入食物种类、可疑过敏原、摄入量、症状间隔等,往往连续记录几天,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出食物过敏原。

  还要注意食物过敏和食物中的区别:两者症状类似,但食物中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胃肠道上。食物过敏虽然也会有胃肠道症状出现,但主要是全身性的症状,且皮肤变化尤为明显,容易出现皮疹、发红、瘙痒等症状。

  总而言之,如果常仔细记录并规避某种疑似过敏食物,宝宝不再有疑似过敏反应,而且常饮食能保证营养均衡,不去查过敏原也是可以的。当然,如果宝宝过敏反应严重且一时找不到原因,影响了常生活,不放心的家长也可以带宝宝去筛查过敏原。

  对某种食材过敏又想保证营养

  怎么合理替换?

  宝宝的身体对过敏原会有过激的自我保护反应,但并不代表身体不需要过敏原里的营养物质。所以,如果忌口后一直没有找到可替代的食物,长久下来,宝宝确实有可能因为某种物质的长期缺乏而营养不良。家长应该学习使用相应的替代食物,并密切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常见过敏原替代食物

  小麦过敏:可替代的食物有大米、玉米、燕麦、藜麦、小米、坚果和豆类面粉等。

  蛋类过敏:可替代的食物有豆、大豆、肉类。同理,如果只对大豆过敏,可以用蛋、、肉类弥补丢失的营养素。

  坚果类、鱼类和贝类:这三种食物过敏在低龄宝宝中较少见。可替代的食物有种子类,如葵花籽、西瓜籽、南瓜子,或全谷物食品如藜麦、小米、燕麦等。

  家长经常问:宝宝对某些食疗方中的食药材原料过敏,能用哪些同等或相似功效的食药材替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