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讲了这么多关于乌托邦人的生活,

  是不是觉得,

  乌托邦就像是遗世的一朵莲花,

  走着特立行的套路,

  高傲而孤呢?

  这可就大错特错咯。

  实际上,

  乌托邦人绝对算得上交际能手。

  他们与大部分邻国的关系都十分和谐,

  且由于美好的名声传遍四海,

  还经常会被派遣到邻国做管理员。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但是,

  乌托邦毕竟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国家。

  即使跟邻国关系都还不错,

  但是他们从不签订任何条约。

  这点倒有点像现代人不爱结婚的观念。

  他们认为,

  一纸空文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反而会惹出许多事端。

  说白了,就是我爱你就和你在一起,

  不结婚也不会分开;

  要是不爱了,

  即使结了婚,该离还得离。

  所以感情深什么都重要。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俗话说,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乌托邦人之所以能够这么有把握,

  根源还在于对于自己有信心。

  一方面,

  乌托邦有着雄厚的财力与品德高尚的国民;

  另一方面,

  乌托邦本身就是一个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国家。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不过常在河边走,

  哪有不湿鞋。

  人不找事儿事儿找人,

  乌托邦也难以绝对地避免战争,

  毕竟牙齿和舌头都免不了偶尔打一架。

  当乌托邦或者友邦国受到侵略

  或者友邦国遭遇者时,

  乌托邦便会猛烈还击,绝不手软。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

  乌托邦会定期举行军事训练。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说起乌托邦人打仗这件事,

  实在让人没办法不联想到中国古代兵法,

  这两者简直就像是一个生出来的。

  乌托邦人在考虑是否要打仗这件事上是十分慎重的。

  他们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就是

  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他们认为,

  不战而胜是最好的方法。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这可是几千年前孙子兵法里面的话。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当然,乌托邦人也是大大的狡猾。

  他们会使用离间计,

  在开战之前就用巧妙的计谋敌人的阵营。

  他们利用金钱来敌国的高管,

  使得敌方相互猜忌,

  最终失去信任,自乱阵脚。

  虽然说这种用金钱收买敌人的行为也没有多光彩,

  但是不流一滴血就让敌人跪倒在自己面前,

  想想也是让人自豪的事情。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如果这个方法行不通,

  乌托邦人就会使用的小伎俩。

  他们会利用敌军的内部矛盾挑起敌军的内部,

  然后再鼓动邻国与敌国开战。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一旦开战,

  乌托邦就会提供大量的资金援助。

  这种花钱保命的方法也确实是聪明过头。

  不过,乌托邦人认为生命是十分重要的,

  和生命起来,

  金钱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但即使乌托邦人千方百计地避免战争,

  有些时候依然不得不战。

  这时候,

  他们就会从世界各地征集雇佣兵。

  这些雇佣兵中大部分是“赛波雷得”人,

  其实就是当时的瑞士人。

  他们十分勇猛且不畏惧死亡。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生计。

  当这些雇佣兵人数不够时,

  他们还会求助于曾经援助过的国家。

  不到万不得已,

  乌托邦是不会派自己的国民迎战沙场的。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虽然乌托邦人热爱和平、厌恶战争,

  但他们却是精通战术的军事家。

  他们会任命一位司令和两位副司令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选取敢死队员,

  采用楔形队列进行进攻。

  这种阵型就像是一把锋利的锥子,

  在突破上十分有效率。

  这也是中国古代的阵法之一。

  他们还有埋伏战术、阵地战术等等,

  和中国古代战术相差不大的方法。

  说不准,乌托邦人看过《孙子兵法》呢。

  编吉读经典 | 和乌托邦人玩心眼,你还差得远

  但是归根结底,

  虽然乌托邦人精通战术,

  几乎都会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但是他们并不会在敌国烧掠夺,

  尤其不会伤害敌国的人民。

  他们对于战利品本身也没有什么兴趣,

  打仗是因为躲不过没办法了,

  赢了也不会称王称霸。

  多和谐的国家。

  毕竟他们的口号是:世界和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