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时四大汗国在做什么 他们为什么没有人出手救援
元朝和四大汗国同宗同源,元朝又是四大汗国的宗主国,元朝灭亡时,他们为何没有出手救援。很多人都不了解元朝和四大汗国,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四大汗国,自顾不暇,对元朝这个宗主,即便心有余,也是力不足。
中原天下,是最容易输出秩序的地方。而蒙古人却把这里搞得分崩离析。所以,这不是客观不支持,而是主观不努力。中原尚且如此,汗国,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因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元朝在富饶的中原之地,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收取税赋。所以,元帝国有钱,有钱才能加强治,加强治才能稳固治。但是,蒙古贵族的治理水准简直粗放到豪迈。所以,怨不得人,只能怨自己。元朝如此,地处中亚、西亚和俄罗斯的几个汗国就更没指望了。
元朝尚未一中国的时候,汗国就已经欲除之而后快了。
成吉思汗时代,黄金家族是最团结的。即便如此,成吉思汗还担心长子术赤,甚至已经准备西征长子术赤。父子猜疑尚且如此,更别说以后的叔侄兄弟了。窝阔台继位后,就开始搞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成吉思汗的小拖雷,是怎么死的?只能问窝阔台这个三哥。蒙哥能上位,必须得感谢他有一个好母亲。这个女人不寻常,硬是帮助拖雷一支继承了汗位。大蒙古帝国也因为蒙哥继位而走上巅峰。等蒙哥死了,后面能够继承大汗的人,就太多了。所以,忽必烈继位的时候,各大汗国已经兵戎相见。元朝皇帝两个身份,一个是中原的皇帝,一个是大的宗主。但这时候,已经没人在乎忽必烈的宗主身份了。后世的元朝皇帝,也就一代不如一代。
一个原因是大蒙古帝国太大;一个原因是胡虏无百年之运的继承制度。如此庞大的帝国,血缘纽带、诸侯分封,根本凝聚不起来。而但凡遭遇新老交替的继承问题,那就是死结。最后胜出的肯定是武力最强者。武力征服不了人心,人心散了,队伍自然没法带。
借助这个问题,梳理一下四大汗国。但四大汗国本身就有分歧。
一种说法是元朝(又称大汗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所以,元朝算是一个汗国,但地位显贵,是汗国的宗主。
一种说法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所以,元朝单存在,但地位仍旧显贵,还是汗国的宗主。
然而,宗主地位不重要,后期越来越不重要。但是也并非毫无意义。因为起码能够勉强维持欧亚的和平,蒙古人没必要再搞西征了。即便如此,元朝还是利用宗主的身份定位,拿到了好处。的商业能力、原的游牧骑兵、中原的雄厚财富,全被大元帝国整合在了一起。所以,应该承认大元是个伟大帝国,而且必须承认大元是几大蒙古汗国中最繁荣、最富饶、最强悍的一个。
无论采取哪种说法,都可以看一下汗国存在状态。了解了它们的存在状态,也就知道这些汗国为什么不会插手元朝的事情了。
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按宗,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一支。成吉思汗时期,封给术赤的,主要是花剌子模的故地。后来,蒙古人不断西征。于是,金帐汗国就以花剌子模为中心不断对外扩展。到后来,钦察汗国的幅员,已经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俄罗斯、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
你别以为地方大就是好事。现在这些地方,你都数不清楚有多少民族。而在当时,简直可以说部族林立,而哪个部族都有挑战汗国治的实力。关键是汗国根本没有一切的实力。这里的蒙古人本来就不多,而且更收不上多少钱来加强治机器,所以只能各种分封羁縻。于是,就是必然的。
蒙古人人少,而这里主要以突厥人为主,所以蒙古人只能入乡随俗,逐渐突厥化。后期,也不用民族搞,蒙古人自己就能把金帐汗国到。于是,汗国首先在蒙古贵族内部开始。先是从金帐汗国中出白帐汗国、青帐汗国。后来,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崛起了,金帐汗国就更加有名无实。到十五世纪,这片地方,基本进入战国时代,西伯利亚、喀山、克里木、那海、阿斯特拉罕等这些汗国纷纷冒了出来。
你要说金帐汗国还在,那也能成立。但金帐汗国甚至连东周的春秋时代都不如。到了1502年,金帐汗国寿终正寝,传37汗、历270余年。但是,元末的时候,已经自顾不暇,所以别指望它会心大元帝国的事。
察合台汗国,最初以西辽的属地为基础,后来又占领了天山南北以及阿姆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按宗,属于成吉思汗第二子察合台一支。
这个汗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天山。天山以南是绿洲城邦、天山以北是游牧原。中原和原为什么老打仗?就是两种文明的激烈对抗。两伙人就不在同一个语境,讲故事都讲不到一个频道上去,所以就别想和平共处。天山南北也差不都。但是,天山以南的城邦绿洲,经济基础远不及中原。所以,天山以北的游牧骑兵可以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但问题是欺负完了呢?你不能总去吧,输出完暴力就要输出秩序。但因为绿洲经济的基础太弱,根本支撑不起昂贵的集权治。简单说,派出官吏去治、派出军队去占领,但你赚回来的钱,不够给官员开工资、更不够给士兵发军饷。所以,天山以北对天山以南的治,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交保护费、我不去揍你,一种粗放的威权模式就行了。
但是,这么治肯定不会有什么力量。所以,但有外部插手,察合台汗国就得被肢解。外部插手是必然的。因为大蒙古帝国内部就一直各种乱,而察合台汗国却一直站队不正确。察合台一支的子孙们,长期跟大宗主不对付。
察合台的孙子哈剌旭烈,继承汗位。但由于反对蒙哥继承大汗之位,所以蒙哥大汗把河中地区交拔都(术赤之子)辖。哈剌旭烈的治,只限于东部地区。而哈剌旭烈这个大汗,还没到达察合台汗国,就死在就封途中。
后来忽必烈要当大汗,但察合台宗支又反对。那就啥也别说了,察合台汗国彻底卷入了大蒙古帝国的继位纷争。整个汗国成了大蒙古帝国宫廷斗争的角逐场,基本上就给打没了。
后来,察合台这一支终于在激烈的斗争中成熟了,起码不能再站错队。在阿鲁忽为、木八剌沙时期,重新复国。但是,也消停不了,后来又爆发了各种斗争和战争较量。察合台汗国在元朝快灭亡的时候,再次为东西两部。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察合台汗国基本上就被帖木儿帝国打没了。东西察合台汗国存在了很久,尤其是东察合台汗国一直存续到清朝。但这已经跟中原没啥关系了。
窝阔台汗国,在察合台汗国的北部,最初继承了乃蛮人的地盘,后来逐渐控制了西辽的部分地区,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地区。
但窝阔台汗国,不算窝阔台建立的。在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成为蒙古大汗。所以,窝阔台的家产就应该是蒙古本部和中原地区。但是,窝阔台在成吉思汗时期也有封地。于是,就把这些封地分给了自己的。所以,你不能说这时候有一个窝阔台汗国。如果非说要有,那就是蒙古本部和打下来的金朝土地。
窝阔台这一支,与察合台一支差不都,也总是站队不正确。这伙人从来都跟蒙古大汗对着干。蒙哥要当大汗的时候,窝阔台一支不服。这是必然的。因为老窝阔台是大蒙古帝国的大汗和中原的皇帝。那么这时候就应该是窝阔台一支家天下。但窝阔台的贵由不仅能力差而且寿命短。所以,窝阔台一支家天下,就没能成功。
窝阔台一系没有过分闹腾。主要是因为这时候的黄金家族勉强还算和谐。蒙哥把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分到了海押立(哈萨克塔尔迪库尔干与伊犁一带)。蒙哥死后,忽必烈要当大汗。窝阔台这一系接着不服,窝阔台的孙子海都,甚至公开,史称海都之叛。
忽必烈派遣木华黎的四世孙安童那颜(那颜是官职),带着四皇子那木罕和一群子侄们,去攻打窝阔台汗国。忽必烈派出了一支这么强悍的忽家军,肯定能把窝阔台打成破台。
然而,这支忽家军,中道却搞起了兵变,把安童那颜和四皇子那木罕绑了、送给海都。这就是此时的大蒙古帝国,什么离奇的故事都能发生。
窝阔台汗国的当家人海都,还算明智。所以,就没跟这伙忽家军搞合作,后来也把安童那颜和四皇子那木罕送回给了忽必烈。忽家军也就里外不是人了,那还能干什么?于是,这伙人彪悍的蒙古骑兵就开始在原上放飞自我、四处搞,直至到谁也不认识谁。
但窝阔台汗国,也不再承认忽必烈的宗主地位了,死活要闹。在1268年的时候,海都召集术赤一系、察合台一系、窝阔台一系,在塔剌思(今哈萨克斯坦境内)搞了一场西北诸王大会。会议的主题,就是脱离忽必烈大汗的控制,大蒙古帝国要彻底分家。
海都之乱折腾了四十多年,甚至一度出兵哈拉和林,打到蒙古本部。但是因为实力太弱,所以后来就被肢解了。东面被忽必烈的大元拿走,西面被察合台汗国拿走。这个汗国寿命最短,到1309年的时候就没了。
伊利汗国,也称伊尔汗国,疆域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至里海、黑海、高加索,南到波斯。今天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都在这个汗国之内。
但这个汗国,就跟成吉思汗就没啥关系了。主要是蒙哥期间第三次西征拓展的地盘。第三次西征的帅是蒙哥的六弟旭烈兀。这家伙一路向西,把中亚和西亚都成了血海。蒙哥死于四川钓鱼城下的时候,各蒙古宗支就要返回斡难河畔参加大汗选举。于是,旭烈兀停止西征埃及,赶紧往斡难河畔跑。但是,因为他西征太远,所以走到的时候,忽必烈就继位了。之后,也就没必要回去了,直接建立了伊利汗国。
旭烈兀之后,是其长子阿八哈继位。这时候,忽必烈主动派遣使者,御赐了冠服,册封他为伊兰主君。这时候,伊利汗国还算大蒙古帝国的一员。但是,因为距离元朝太远,所以后来就是想跟元朝发生关系也没法发生关系。而伊利汗国也就走上了自主的发展道路。
在第七代君主合赞汗时期,伊利汗国进行了改革,改、改革赋税、整顿驿站、发展农业,在被同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发展,汗国达到鼎盛。
后来,帖木儿在中亚崛起之后,伊利汗国就被帖木儿汗国给灭了,大体上存在了120年。
除了短命的窝阔台汗国,的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以及伊利汗国,都跟帖木儿有关系。但这个帖木儿帝国心无法列入大蒙古帝国。
帖木儿帝国,是在西察合台汗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壮大。但是,帖木儿的出身应该是突厥化了的蒙古贵族,与成吉思汗的几个宗支没什么关系。后来,有史学家考证,基本坐实了这家伙就是突厥人,不是蒙古人。但是,帖木儿是个搞的高手,一口咬死:我就是成吉思汗第二子察合台的后代。
不管是否管用,反正帖木儿确实有点儿成吉思汗的风范。以中亚的突厥部落为基础,组建了强大的游牧骑兵,然后四处攻城略地,先是征服河中、后是取代西察合台汗国。之后,疯狂扩张,占领了今天的、阿富汗,而且还进攻北印度、屠城德里,甚至血洗大马士革、击败埃及。帖木儿帝国壮大之后,不可避免地与西边的奥斯曼帝国发生了碰撞。两大帝国发动了百万规模的军团鏖战,帖木儿完胜,土耳其人被赶出安卡托利亚。
巅峰时期,帖木儿帝国东起印度德里、西至叙利亚大马士革、北起咸海、南抵波斯。地方虽大,但这都没啥用。越是大帝国越是昙花一现,因为你根本无法把语言不通、信仰不同、风俗各异的各个民族和不同地区给整合起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分崩离析。
网上说大明差一点儿就遭遇了灭顶之灾。因为打遍欧亚的帖木儿已经集中了百万大军,要为大元复仇。而且,帖木儿已经亲率20万大军上路。但是,因为帖木儿死在了的路上,所以大明才躲过了这场厄运。这就是一种开玩笑的说法。一个分封的游牧加绿洲的帝国,根本无力与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较量。帖木儿完全就是夜郎自大,根本不知道崛起了的中央帝国到底有多强。
而且,根本就不用大明出手。就问一个问题,百万大军的后勤要多少人保障,而且还要接近的远征。百万大军,只有隋炀帝杨广凭借中央帝国的强身才能组织起来。的帝国,全都边儿站。
蒙古人三次西征,兵力规模也就在15万以内。而之所以能够一路向西、彪悍无前,主要是因为蒙古人军事无敌、欧亚小国富而不强。所以,蒙古人什么仗都能打赢,能够做到以战养战。但凡遭遇一次失败,蒙古人的西征就得失败,能不能安全回来都难说。
最后,没用大明出手,帖木儿死了,后来帝国也就崩溃了。而帖木儿的后裔甚至在发源地中亚,都待不住了,只能打穿阿富汗跑到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这就是蒙古人的几大汗国。金帐汗国自己就已经进入到了战国时代;察合台汗国搞成了东西;窝阔台汗国开始臣服元朝后来被肢解消灭。而当帖木儿帝国崛起以后,中亚和西亚也就没有大蒙古帝国什么事了。
这些汗国还怎么可能插手大元的事情。而自1268年西北诸王大会开始,这些个汗国早就盼着忽必烈一系的大蒙古赶紧死了。蒙古人内部,已经发展到了敌对程度。即便这些汗国有力量,也肯定不是去帮忙,而是去大元抢地盘。
帖木儿帝国,是在大蒙古帝国的躯体内发展起来的,具体是察合台汗国之后的西察合台汗国。最初的发迹地是中亚地区。但蒙古贵族已经被突厥化。这时候很难分出谁是蒙古人、谁是突厥人。所以,帖木儿跟大蒙古帝国的关系,甚至连蒙古人自己都不承认。而帖木儿之所以打着察合台的旗号,主要是自己不自信,非要找个有名望的祖宗。但胡虏无百年之运,就是原帝国的宿命,扛不了多长时间。帝国一旦进入巅峰,随即就会跳水衰落。
帖木儿帝国如此,大蒙古帝国也如此,几大汗国更是如此。唯一可以把国延长一点儿的就是东方的大元帝国。所以,大元的生命力一定几个汗国更顽强。原因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原的财富能够支撑住大元帝国。但帝国的蒙古贵族,始终没法彻底汉化,一直是身在中原而心在原。所以,覆灭也就在所难免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