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晳是康熙最爱的皇孙,为什么不立他为皇太孙?

  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庙号圣祖。康熙的一生共诞育了35位皇子,之后又有了多达97位的皇孙。民间广为流传的是雍正帝之子弘历是康熙最为喜欢和欣赏的皇孙,其实不然。在这数量如此庞大的皇孙中,康熙最喜欢的是被两度废黜皇太子之位的胤礽之子弘晳

  可即便是如此,朱元璋最终也没有像明朝时期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那样,将弘晳确立为自己的人,而他之所以如此,也是完完全全在为弘晳做着考量。

  弘晳,康熙皇帝最为喜欢的皇孙。

  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弘历,确实是深得康熙皇帝的宠爱,自康熙六十年(1721年)起,弘历就被康熙皇帝招进宫中亲自抚养和教导,足可见康熙皇帝对其的重视,以至于有不少野史和民间传说中称,雍正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就是“沾了”乾隆的“光”,是康熙皇帝想要将皇位传给乾隆,雍正只不过是个“过渡”而已。甚至包括不少清朝官方史料中,都有很多关于康熙皇帝初见乾隆时“既惊又喜”的记载,当然,这些都是在给乾隆皇帝“贴金”罢了,目的便是为了增加其登上皇位的合法性。

  事实上,康熙皇帝最为喜欢的皇孙并非乾隆,而是弘晳,并且相与弘晳,乾隆确实是逊色不少的。

image.png

  弘皙,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是胤礽的次子,生母为胤礽的侧福晋李佳氏。

  由于胤礽的嫡福晋瓜尔佳氏并没有诞育子嗣,胤礽的长子又幼年早殇,所以弘晳成为了胤礽中,年龄最长,且出身最为高贵的一位,而他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康熙以及胤礽看作是“嫡子”般的存在。

  相于前文中所说的,年幼的乾隆是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才被康熙皇帝招进宫中,弘晳则是自幼便生长在宫中,一直是为康熙皇帝所亲自抚养和的,并且康熙皇帝对其的培养,相较于其父胤礽也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当然,康熙皇帝之所以如此看重弘晳,也与他对胤礽的“恨铁不成钢”密不可分。

  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胤礽因为在面见病重的康熙皇帝时毫无伤感之意,甚至还有些兴高采烈,而让康熙对其是大为愤怒。在这之后,康熙对于胤礽的表现是越来越不满,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贪婪无度,甚至常有僭越行为,另一方面,则是骄纵跋扈、目中无人,与皇子与朝中大臣的关系逐渐交恶。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希望借由将胤礽最大的山索额图议罪圈禁,并将其活活饿死这件事情,让胤礽能够有所警醒,然而胤礽却选择了一种近乎于“报复”的心态予以回应,两人之间的矛盾就此彻底爆发。

  最终,经过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一废皇太子”和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的“二废皇太子”,胤礽彻底失去了储君之位,并被永远圈禁在了咸安宫中。

  其实起初的时候,康熙皇帝念在他与胤礽生母,也就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之间的感情,并且不想自己此前为培养胤礽而耗费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没有想要彻底废黜胤礽的。于是,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是愈发重视对于弘晳的培养,希望未来他能够匡正胤礽的得失。

  只不过,随着胤礽的两度被废,也注定了弘晳终究要与皇位失之交臂了。

image.png

  康熙不是朱元璋,弘晳也无法成为第二个朱允炆。

  康熙皇帝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并将其永远圈禁后,依旧非常喜欢着自己的这位皇孙,甚至不止一次的表示对于弘晳的遗憾与可惜。

  “弘皙甚贤,故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允礽(胤礽)矣”

  可即便是如此,当时的环境也决定了康熙皇帝无法像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那样,将皇位传给弘晳,而这却也是弘晳最大的保护。

  首先,康熙不愿看到“靖难之役”的再度上演。

  明朝初年,朱元璋不顾朝臣们的反对,非常“任性”地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结果导致了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发动了靖难之役,就此推翻了朱允炆。

  相于朱允炆几乎只需要面对朱棣这么一个“不听话”且非常“难缠”的叔叔,弘晳的处境则要凶险太多了。毕竟,包括后来继位的雍正,以及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这一众“八”成员,甚至是三阿哥胤祉与十三阿哥胤祥,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如果康熙皇帝的将皇位传给弘晳,其所面临的只会是更加复杂的朝局以及更加激烈的朝堂对抗,而这些却是弘晳所根本无法应对的。毫不夸张的说,让弘晳继承皇位,就是将他置于了一个烫的“火炉”之上,康熙皇帝也断不会如此的。

image.png

  其次,“九子夺嫡”太过于残酷了,康熙皇帝也要保护弘晳。

  历史上实的“九子夺嫡”,其激烈程度实际上是远超现在影视作品的演绎的,众位康熙皇帝为了争夺皇位是骨肉相残、兄弟阋墙,已然到了不将对方置于死地不罢休的地步。

  事实上,胤礽的两度被废,除了他与康熙皇帝之间益激烈的冲突和矛盾,与皇子对其持续不断地打击、揭发、排挤也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康熙皇帝的将弘晳扶上了皇太孙之位,那么弘晳也会像他的父亲胤礽那样成为众矢之的,进而遭到疯狂的针对,难以获得自保。

  再次,弘晳缺乏足够的外部势力支持。

  在此之前,包括索额图在内的一众曾经的“”成员尽皆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处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弘晳最大的山,有且只有康熙皇帝本人,一旦康熙皇帝去世,那么弘晳必然将会是形单影只,需要自面对他的这些叔叔们,而以弘晳的能力、资历来看,却又是完全无法与之相抗衡的。

  于是,康熙皇帝自始至终,都没有将弘晳立为皇太孙,也没有将皇位传给他。不过康熙皇帝在临终前,还是给予了弘晳最后的安排,以求得其安稳与富贵。

  “废太子、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

image.png

  “弘晳逆案”爆发,弘晳最终只得以非常惨淡的结局收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顺利登上了皇位。

  登基之后的雍正先是将弘晳册封为理郡王,并将其全家安顿在距京城二十里的郑各家庄王府,让其安享生活,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的时候,又将其晋封为“和硕理亲王”。

  这一时期的弘晳对于雍正也是非常尊重及尊敬,甚至将雍正尊称为“皇父”,可见二人关系之融洽。

  然而,伴随着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的去世,弘晳的人生命运也就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此时的弘晳一改之前谦逊、谨慎的做派,变得乖张、浮躁起来。

  一方面,弘晳开始频繁地与的皇室宗亲进行秘密的接触与交往,包括十六阿哥胤禄,五阿哥胤祺之子弘昇,十三阿哥胤祥之子弘昌与弘晈等,都与其建立非常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这弘晳也开始“口无遮拦”,多次公开炫耀康熙皇帝对其的喜欢,甚至还扬言称康熙因为他还有过重新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想法。

  弘晳的这些言论与行为引得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警觉,于是乾隆皇帝立马采取行动,对主要人员进行惩处,这便是乾隆朝初年著名的“弘晳逆案”。

image.png

  纵观“弘晳逆案”的整个过程,弘晳也仅仅是有一些“悖逆”的想法和言论,但乾隆皇帝为了维系自己的皇权治根基,不仅给予了弘晳最为严厉的处罚,甚至还将他与雍正朝时期被严惩的胤禩、胤禟等人相提并论。

  “从前阿其那、塞思黑居心大逆,干犯国法,然尚未如弘晳之擅敢仿照国制,设立会计、掌仪等司。是弘晳罪恶,较之阿其那辈尤为重大。”

  就这样,弘晳被乾隆皇帝削宗夺爵,逐出宗室,就阿联名字也被改为了极富羞辱意味的“四十六”,并被圈禁于景山东菓园中,乾隆七年(1742年)弘晳去世,终年48岁。

  直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晳才被乾隆皇帝重新恢复了原名和宗室身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