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曾经依附于刘表,为什么刘表没有去请他呢?
兴平二年,诸葛玄带着诸葛亮、诸葛均及两位侄女到荆州投了刘表,刘表看在老部下诸葛玄的面子上,欣然接纳了这一家人。此时诸葛亮14岁,业已长成了伟岸少年,他与庞一起进入刘表开设的“学业堂”读书,并在此得到司马徽的教导和赏识。《湖北下荆南道志》卷六《胜迹》:“学业堂,城南二里,诸葛武侯读书处”。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后来分别嫁给了荆州的名门望族蒯家和庞家,算是有了好的归宿,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荆州浓厚的学术氛围里,诸葛亮博览群书,交游同道,逐渐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后来沔阳名士黄承彦相中了诸葛亮,主动求亲,把自己的漂亮女儿黄月英嫁给了这位青年才俊。攀上这门亲事,诸葛亮就成了刘表和蔡瑁的亲戚(刘表是黄月英的姨父,蔡瑁是黄月英的舅舅),跻身荆州上层。
一、诸葛亮抱大器,蕴大才,卧龙
诸葛亮常自管仲,乐毅,抱大器,蕴大才,颇为自负。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魏略》
荆襄名士庞德公对诸葛亮非常欣赏,美称其为“卧龙”。诸葛亮对这位“亲家伯”也是非常尊敬,每次探访,都床下,聆听教诲,逐渐得到庞德公的重视。庞德公本为清高脱俗,淡泊名利之人,刘表几次请他出仕,都被婉言推辞,刘表只得悻悻而归。但他却与诸葛亮、黄承彦、司马徽、庞、徐庶等人交,乐为同道中人。
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和黄月英的这门亲事,也许就是在庞德公的“撮合”下,黄承彦才主动向诸葛亮“推销”自己的女儿。
精通奇门、兵法、经学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对诸葛亮的才华也是不吝溢美之词:“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知己徐庶更是盛赞诸葛亮:“庶安敢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当然,也有很多人对诸葛亮不屑一顾,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亮虽躬耕于南阳,但始终心怀天下,他是一条卧龙,早晚要飞出隆中,翱翔九州。
二、诸葛亮不投,刘表不请,却为何?
诸葛亮虽然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实际上他渴望追随明主,建功立业,但刘表近在咫尺,又多少沾亲,为什么诸葛亮不自荐于刘表呢?
这一方面有名士非请不就,自抬身价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诸葛亮“看不上”刘表。
无论是自身功名心的驱动,还是姐姐婆家的游说,“待业青年”诸葛亮一定认考虑过到“荆州集团”谋职的事,但他通过身边人对刘表的“差评”,打消了这个念头。
刘表虽然外貌儒雅,然而心里却多疑无决。司马徽也素知刘表心胸狭隘,一定会谋害者,所以他不会让自己的爱徒明珠暗投。
徐庶客居荆州时,刘表曾多次礼聘徐庶出仕。但徐庶观刘表其人,以为此公虽号称皇室宗胄,颇有礼贤下士之名,但骨子里却优柔寡断,知不能举,知恶不能去,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所以徐庶面对厚禄坚辞不就。
后来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也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他认为刘表是暗弱无能之主,不值得依附。
反过来,诸葛亮才华横溢,名噪一时,但当时人才凋敝的刘荆州为什么不求此贤才呢?其时刘表都是快六十岁的老朽了,庸腐昏聩,不具慧眼。他一定听说过卧龙凤雏的“江湖传说”,但以他的识人之术,定会视自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为“狂悖”后生,从而无端轻视。什么卧龙,在他的昏花老眼里,诸葛亮就是一条土泥鳅,他看不上眼。想必刘表对喜欢品评人物,自称有王佐之才的庞也有同样看法,他不明白“大才多狂放,贤士自清高”的道理。所以当“卧龙”、“凤雏”两颗明珠摆在他眼前时,他却不识货,最后被刘备捡了便宜。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在稳定了中原的局势后,开始向南方发展,荆州成为他的第一个进攻目标。在刘表病故后,荆州和江陵都不战而降,曹把刘表的大部分地盘都吞并了,荆州遂没。
刘表守着一块宝地,却不能咨访贤良,知人任。手下有猛将黄忠、甘宁、魏延、李严,却不能尽其用,身边有安天下的卧龙凤雏,却不能识其才,着蔡瑁、张允、蒯越、王粲等一帮枯木庸才,焉有不亡之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