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解决财政问题的方式是?

  唐朝解决财政问题的方式是?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危难之时,面对国家庞大力量的压逼,唐代农民便如同砧板上的肉块,只能等待软弱朝廷与贪婪官员无情的宰割。陆贽一派的士人,多少抱持着传儒家的理想,虽然值得推崇,却也往往不受重视,这仿佛成了儒家士人无可避免的宿命。

image.png

  要解决问题,首要面对的便是其致病之源。陆贽本身也非常清楚的表明,所谓“时弊”,是安史之乱以来内乱外患交困下造成的财政窘境。正是这庞大的财政问题,逼使唐朝廷不断的走向剥削国家的边缘。但是处理“时弊”,并非指的是要消极的静待其时。更甚之,陆贽主张主动出击的“理其时”,将国家拉回正常的运作轨道上。陆贽依旧是一个重视现实的儒家官僚,他虽然极力赞扬租庸调法,痛斥两税法,却也认为目前朝廷没有必要废除两税,因此他这么认为:

  今欲不甚改法,而粗救灾害者,在乎约循典制,而以时变损益之。

  只需在两税法原有的基础上稍加修改,使其

  回复到

  原本租庸调法的精神而已。说到租庸调法的精神,颇为抽象难以理解,却也不脱陆贽口中“均节赋税”与“恤百姓”两个要点。

  收缩朝廷的开支

  贞观以来,面对不断膨胀的朝廷组织,至开元天宝年间极盛。经历安史之乱后,朝廷对于地方与人民的控制力大为减弱,朝廷却依旧维持相同的格局。国家转而向基层农民无情的剥敛,是一个为维持运作下不得不的抉择。在这个过程中,上至国家组织,中至士人阶层,下至百姓农民,都受到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伤害。尤其是身为国家赋税基础的农民,所受到的波及更是难以估算。一而再,再而三的剥削,或许让国家勉强持续运作,却也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民心。

  纵使如此,依旧需要有所克制。因此陆贽这么强调:

  夫作法欲于人,未有不得人者。作法欲于财,未有不失人者。…诚宜损上益下,啬用节财,窒侈欲以荡其贪风,息冗费以纾其厚敛。

  他认为国家应该恢复其原本理性的本质,一扫数十年来剥削的恶习。这些恶习,正是造成农民负担不断增加的主因。重点在于给农民一点维持生活的空间,而不是一再地压榨逼苛。他简单的整安史之乱以来赋役的混乱使农民负担增加的七个原因,在此不繁述。这多少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的根源,朝廷对于农民或许无意于无情的剥取,实际上却造成了这样的效果。

  观察陆贽所见之“七端”,每条都算不上是出自朝廷有意大规模与无情的剥削。然而在层层的薄加敛下,却也出现了与剥削相同的结果。该七端之病,深究其源,皆未必出自两税,纯然针对“时弊”而发。《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的第一条,目的就是建议朝廷应当采行的方式,但终究只是就当时朝廷所能及之事务行之。

image.png

  欲救民之困穷,首要的便是降低赋税额。尤其是建中三年以来的两度增加两税额,甚至已经明显的抵触两税法本身的立意。此时国家已渐趋于稳定,这些在当时国家财政危机下不得不的加征,就必须立即予以废除:

  望令所司与宰臣参量,据每年支用色目中,有不急者,无益者,罢废之;有过制者,广废者,减节之。遂以罢减之资,回给要切之用。其百姓税钱,因军兴每贯加征二百者,下诏停之。用复其言,俾人知信。下之化上,不令而行,诸道权宜加征,亦当自请蠲放。

  缴税方式由税钱改为实物

  毕竟加征的数额,已然成为朝廷开支的一部分,不能说废就废,必须提出一套可用的方案,朝廷方得减省赋税。站在传的儒家观点,陆贽引用有若的话,希望君主能以民为念,以民之足为己足。如此一来,方能符合

  “以人为本,以财为末”

  的理想,人民对于朝廷有了信心,方是朝廷长治久安之道。关键仍旧是一句老话: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首先,回复到实物缴纳的方式,使原本清楚明白的税目,重新退回租庸调时期混乱的情况

  :“

  每岁经费所资,大抵皆约钱数,若令以布帛为额,是令支计无凭。”

  货币的大量通行,虽也会连带出现所谓“物重钱轻”与“钱重物轻”的问题。对于朝廷而言,赋税收入却因此有了一的计算依据,不再需要仰赖过去那套复杂的折纳方式。因此,“令支无凭”所议论者,其实便是租庸调时期较为混乱的征收方式。陆贽多少巧妙的回避了这个议题,他认为实物缴纳的制度在本朝已经逾百年,从未出现过类似问题,一句话轻描淡写的带过。他甚至指出,国库经费的三大支出,只有“内外官月俸及诸色资课”需用钱,但也可改作以实物支纳的方式。如此一来,更有“物甚而官之所给不加,物甚贵而私之所禀不减”的效果,还是煞有介事的希望国家财政能回复到过去以实物折换计算的时代。

  然而,纵使国家支出收入皆可不用钱,钱依旧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国家总有需要用钱的时候。最常见的,便是充当国家“和籴”时的“籴本”。若到了前面那样需钱的时刻,国家赋入支出又不以钱计,国家又当“于何取给”?况且陆贽本身也提到:

  盖以钱者,官府之权货;禄者,吏属之常资。以常循权,则丰约之度不得恒于家;以权为常,则轻重之柄不得专于国。故先王制禄以食,而平货以钱,然后国有权而家有节矣。

  说明了陆贽本身也认同以货币平抑物价的方式,但也仅限于此,不可挪于用途。从这个观点出发,陆贽自然可以大加挞伐反对者的意见,也才会出现下面这样的论调:

  是乃物之贵,系于钱之多少;钱之多少,在于官之盈缩。官失其守,反求于人,人不得铸钱,而限令供税,是使贫者破产而假资于富有之室,富者蓄货而窃行于轻重之权,下困齐人,上亏利柄。今之所病,谅在于斯。

  在陆贽理想的建制中,国家的货币只用于平抑物价。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必须居于绝对性的主导地位,不容私人的弄。物之贵与,既是由官府主导,物价的不合理,便是官员的失职。要人民去为官员的失职负责,是相当不合理的,关键的要点依旧在于“持治得所”。

  实物缴纳赋税使唐朝财政更加恶化

  最后,以实物缴纳的赋税,可能使的原本就已紧促的国家财政更加恶化。尤其是施行两税以来,

  “恒使计钱纳物,物价渐贵,所纳渐多,出给之时,又增虚估,广求羡利,以瞻库钱,岁计月支,尤患不足。”

  物价不断的下跌,赋税金额却未曾调整,单是如此已是变相加税了,更何况是朝廷又在期间上下其手,以压榨出更多的利润,农民的基本生活只有更苦。

  在这样的朝廷强烈剥削的前提之下,财政尤尚困迫,更何况是固定单位的实物缴纳。

  在这当下,陆贽又提出了传儒家一贯“用之有节”的论调,要求朝廷本身节制。至于实际的方法,在其文第一条的后段已经剖析清楚。因此,《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的前二条,虽然出发点不同,其所导向的却是相同的结果。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