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不破楼兰终不还rdquo;,历史上楼兰与中原有什么仇?

  要是让个“”回去当王,楼兰人不能干,这伙计得势了还不得跟汉帝国干到底?于是匈奴人乘机将另一个质子安归,送回楼兰继承王位。

  楼兰与汉帝国的二次摩擦开始了,安归长期生活在匈奴,他即位后,楼兰全面“奴化”。汉武帝晚年,基于国力衰退,停止对匈作战,这个政策,让安归产生错觉:还是匈奴这根大腿粗!要是老楼兰王还活着,一定会抠下他的眼珠!

  从征和年间,到汉昭帝初年,安归积极配合匈奴,成了挡在西汉通往西域道路的劫匪,他们频频截汉使,和往来商道的商人。

  以汉帝国的实力,扫平一个楼兰国不算事。可是当时汉昭帝刚即位,国内格局基调是和平,恢复经济生产,不想出兵,这就是楼兰人那十几年嚣张的原因。

  面对困局,有个牛人站出来——傅介子。傅介子当时的身份只是个骏马监,他自请出使大宛。傅介子一行只有三十余人,面对死亡威胁,他以超人的勇气,居然连唬带蒙,以大军将至的大话,吓住了楼兰和龟兹二国,顺利完成了出使大宛的任务。

  走了一遍西域路,傅介子心里有底了,他向霍光请求,只带原班人马,奇袭龟兹,改变西域倒向匈奴的现状。霍光思量半天,最后批准傅介子拿楼兰王安归试刀。

  倒霉催的安归,蹦跶太欢,上了傅介子的黑名单。

  这次傅介子依然只带着随员三十余人,都是文官和少量保安。行礼以前多出不少,都是能晃瞎眼的黄白之货。

  到了楼兰边境,傅介子让人通报安归:皇帝派我给你带赏赐来了,快来领赏吧。安归不傻,他像一条机警的鱼,轻易不敢下嘴,拒绝前去拜会傅介子。

image.png

  傅介子一看,不咬钩?我咋就不信呢!他让人再次传话:这么多财宝,你不想要那就算了,我明天就启程,唉,便宜别的国王们了!

  安归绕着鱼饵转了好几圈,贪心终于战胜了小心,他咬咬牙,决定“拼死吃河豚”。也许安归觉得,在自己的地盘,还有护卫随行,汉使那几个文官,能把我咋的?

  安归一到,傅介子很热情,他指着陈列得整整齐齐,光灿灿亮闪闪的金银珠宝:这些都是你的了!

  安归的智商被闪没了,他戒心全无,与傅介子勾肩搭背,入帐痛饮。酒过三巡,两人好得像哥们。傅介子套着安归的耳朵说:天子有一密旨,需要传达给你,请随我来后帐。

  安归根本没过脑子,摇摇晃晃,跟着傅介子一步迈进鬼门关。帐外的安归随从,不大一会儿等来安归的人头,大惊失色。傅介子翻脸大喝:我奉天子之命,诛安归,汉军就在其后,尉屠耆(楼兰在大汉的另一位人质)不即到,他将成为你们的新国王,拥立者有功,反对者死!

  安归都死了,谁还愿意拿自己的小命碰大汉的钢刀?于是楼兰全军宣布投降!

  就这样,傅介子一行,不带一兵一卒,轻松斩楼兰王,搞定楼兰国。西域各国闻听,大惊失色:汉帝国又呲牙了,快踹了匈奴人吧!

  这就是历史上,傅介子千里斩楼兰的故事。楼兰国这个名字,从此也成了历史,它被傅介子改成了“鄯国”。

image.png

  此后数百年,鄯国与两汉之间虽有摩擦,但总的来说,它不可逆转地步入与汉文化的融合之中。随着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条件恶化,和周边的战争状态,到公元六世纪,鄯国被北魏帝国消灭,从此楼兰古国消失在茫茫沙漠。

  傅介子斩楼兰王,难度极大。一是路途艰辛,二是面对敌对势力,三是抗旨行事。当时汉昭帝明确否决了傅介子的请求,是霍光的暗中支持,才得以实施。假如失败了,倒霉的一定是傅介子。

  所以,傅介子的功勋无法复制,西汉末年,有个叫谷永的官员,劝老将军段会宗说:傅介子那样的功勋,不可能再现,您老就别去西域了,好好养老吧。

  可是自古以来,男儿热血疆场,为国建功的勇气,鼓励着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以傅介子为榜样,挺进西域。

  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二十几岁游历西部边疆,面对雄浑又有苍凉的大漠,他仿佛又看见了大漠风沙中,金甲银枪的将军们,纵马迟骋的英姿。于是提笔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实,楼兰王有多少错?他唯一的错就是国家太弱小了,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存。站在大汉帝国的立场,楼兰王勾结匈奴,损害利益,可是站在楼兰国立场,他很冤:你们我都不喜欢,可是我又不得不跪舔你们的脚!

  中原人的对楼兰人有多恨吗?不见得,连汉武帝当初也很体谅楼兰王的境遇,处在那个历史环境,同情解决不了问题,大汉也是被匈奴人逼的,汉帝国付出的代价,也是楼兰人难以想象的。

  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与其说是中原人有多恨楼兰,不如说是汉民族面对外族入侵,希望投身报国大业的一份壮志情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