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举后为什么会名将稀少?原因是什么
唐朝武举后为什么会名将稀少,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一直不乏文人论兵之事,但总体而言,兵学论坛始终被兵将领占据。如孙武、曹之流,久历战事,战场经验丰富,其兵学著作容易被世人接受。而文人大多缺乏军旅经验,对于征战沙场之事不甚了解,即便是涉足军事领域,其兵学著作也往往缺乏可信度,人微言轻。加之中国历史上文人士大夫多接受儒家教育,兵儒不同道,儒家对于兵家的否定态度长期影响着士大夫的价值观,使得他们对“卑理通俗”的兵学著述大都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耻于言兵。
中国传兵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中国兵学经过一系列的整理,取得了一定进步,开始形成“兵书四种”的定论。汉魏之际,曹等注解《孙子》、诸葛亮总结传兵学,都对中国兵学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阶级、尖锐,动荡,士人崇尚玄学空谈,以及、的兴盛,都给兵学的发展带来巨大阻力,中国传兵学进入低谷。唐宋时期,随着国家一的实现,思想文化的整合,以及国家对武学的大力弘扬,中国兵学达到了空前的学术高峰。这一时期,治者设立武庙,重建武举制度,加强军事教育,组织编纂军事教材《武经七书》,为兵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政策保障。
战争伴随人类发展,任何时期都不可荒废武备,故而治者设置武庙,以示国家对军事人才的重视。正如宋代梁周翰所言:“原其用意,盖以天下虽大,不可去兵;域中有争,未能无战。资其佑民之道,立乎为武之宗,凯张国威,遂进王号。”同时“使天下之人入其庙,登其堂,稽其人,思其道”,提高国民的军事意识。
唐宋时期对武学的重视,不仅体现在设立武庙,还具体到相关科举制度。对军事人才的选拔方式,最早与文士大致相同。先秦时期,运用举荐的方式,《礼记》所谓“射礼”,即武举的滥筋。汉代实行察举制,多以举荐的方式,选拔武猛之士。隋唐代推行科举制,以制举的方式,选拔武略之士。具体到唐代,军事方面的制举,始于贞观时期。贞观三年(629)四月,唐太宗下诏:“白屋之内,间阎之人,但有文武才能,灼然可取,或言行忠谨,堪理时务……亦录名状,官人同中。”此后,有唐一代历朝都有诏举武臣的做法,甚至专门颁发诏令,按照不同需要选拔军事人才。据各类典籍记载,与兵学相关的制举科目,主要有将帅、武足安边、知谋将帅、军谋越众、才兼文武堪任将帅、军谋出众武艺绝伦、识洞韬略堪任将帅、军谋宏远材任将帅等。
虽然从贞观始唐朝廷不断有武举制度出台,但是,作为常举制度,武举始创于武周时期。《唐会要》卷五十九记载:长安二年正月十七放:天下诸州宜教武艺,每年准明经、进士贡举例送。据此可知,武则大颁布救令,要求各州教习武艺,每年依照明经、进士科的做法,向朝廷推荐军事人才,参加武举考试。武举由此成为常举科目。根据相关的规定,考试内容有七项: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材貌、言语和举重。每一项都有对应的评判标准。
武举,其试用有七:一曰长垛,入中院为上,入次院为次上,入外院为次。二曰马骑射,发而并中为上,或中或不中为次上,总不中为次。三曰马枪,三板四板为上,二板为次上,一板及不中为次。四曰步射,射人中者为次上,虽中而不法、虽法而不中者为次。五曰材貌,以身长六尺已上者为上,已下为次。六曰言语,有神采堪领者为次上,无者为次。七曰举重,谓翘关,率以五次为上第。由此可见,唐代武举考试主要测试骑射、臂力和枪法,强调实际的军事技能,而非军事理论。
所以唐朝后期盛产武夫,但是缺乏大将,也是这种制度的后遗症。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