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门阀是怎么形成的 汉朝这一制度创造了前提条件
士族门阀是我国古时候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自东汉末年开始形成,历经了长达37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隋唐时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士族门阀集团处于发展阶段。之后,于东晋时代,士族门阀集团势力发展到最巅峰。而自寒族刘裕代晋立宋后,士族门阀势力由巅峰开始衰落。以下就聊一聊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的形成和发展变迁。
一、汉代察举制为士族门阀兴起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科举制度没有形成之前,如何为国家选取合适的人才,是帝国需要慎重考虑的大事。西汉初年,国家选拔人才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乡举里选”,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那个时期并没有系性的人才推荐机制,整个过程都较随意。
直到一代雄主汉武大帝时期,这种随意才逐渐有所改观。刘彻是个爱折腾的皇帝,故而需要很多不同类型的人才来帮助自己。于是,“乡举里选”制度就被固定下来,逐步形成了一年一度的郡国举孝廉。之后,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贯穿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东汉末年,察举制度开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汉代读书的门槛太高,普通人无法获取知识,因此察举出来的人才基本都是高门大姓子弟
钱穆曾经说过:“印刷术对人类文化传播与严禁之贡献,应该远胜于近代新发明的”。这句话说得很实。中国古时候印刷术大发展要到唐代以后。因此在汉代的时候,文化知识传播的成本非常高。那时书本需要传抄,一篇竹简只能写二十来字,抄一本书,费用很高。另外,将逐渐串起来的麻绳也非普通人家能花费得起。
但要通过察举孝廉,又必须要读书。所以,能否读书就成为能否当官的前提条件。汉代,读书的权利基本被高门大族所垄断。普通人没有条件读书,自然也就是无法通过孝廉入仕。故而,在朝廷之上,虽然官员来自全国各地,但他们大多都是富贵人家,很少有底层普通人。
(二)察举的权力在地方长官而不在民间,这种机制发展到最后就形成了士族门阀控制察举权的情况
汉代察举,其权在地方长官,不在地方民众。如果地方长官贤良,那必然能选出正的人才;如果地方长官徇私舞弊,不顾,推选私人,那就不能选择出正的人才。所以,后世看到这种弊端之后,直接就废掉了地方推举的步骤,人人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展现自己的才能。汉末,地方长官在察举中徇私舞弊,相互之间察举各自的宗族子弟、门生故吏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察举制下选拔官员开始只看门第族姓,而不问才能品第。久而久之,朝堂之上,几乎都被那几家几姓所占据。所谓的“四世三公遍地走,高门望第手牵手”。可以说,察举制是士族门阀形成的第一推动力。
二、三国到西晋时期是士族门阀的高速发展时期
曹门下多谋士,其中较著名的当属荀彧、荀攸叔侄。这两人出自颍川荀氏,是当时一等一的世家大族。曹要广纳人才,巩固自己的政权,就必须要跟荀氏这样的门阀合作。另外,还有清河崔氏,其中的杰出代表是崔琰。曹为了拉拢崔氏,便与崔琰结成儿女亲家。
所以,经过东汉的发展,到三国时期,士族门阀的力量已然非常强大了。但是这还不够,在曹丕当政的时期,还有一项制度,会进一步加强士族门阀的力量。这就是陈群创立的才人选拔机制——“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简介
魏文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士族门阀之一“颍川陈氏”的杰出人才陈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这种对士族门阀非常有利的制度被曹丕采纳。九品中正制核心理念是,以士族门阀为各州郡选拔人才的中正(也即推荐官)。中正评定待选拔人才的品级,而该等品级将作为中央遴选和任用官员的重要依据。
各州郡的中正将人才品级一共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实际中,由于州郡的中正都为士族门阀所担任,所以人才品级的评定过程和结果必然也为士族门阀所控制。当时盛传的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通过九品中正制,士族门阀堂而皇之地控制了做官的途径。
(二)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加强了士族门阀的力量
九品中正制将才人分为九品级,这种制度设计原本是为了方便评价人才,提高中央选拔人才的效率。出发点很好,但是实际作过程中,就变形了。由于中正是士族门阀代表,与察举制一样,中正必然会在评判品级上徇私舞弊:与自己关系好的或者本家宗族子弟,给的品级就高;与自己关系不好或者非本家之人,给的品级就低。
所以,这种制度,经过三国及西晋的发展和继承后,就变得非常畸形。这种制度造成了士族门阀越来越强,寒族越来越弱的怪圈。如果一个士族门阀中有人身居高位,那么他的宗族子弟就容易获得上品评价,进而能快速入仕做官。等这类子弟做到后,又会使得下一辈子弟获得上品评价,进而快速入朝做官。如此循环,家族的势力便会越来越大。相反,由于寒族子弟朝中无人,在评级中大多会为下品,没有做官资格,只能充当官员的吏属,而他的后辈也会循着相同的足迹。
久而久之,士族门阀与寒族在各自的阶层中越来越固化。三国和西晋时期,士族门阀就利用九品中正制,不断发展壮大。
三、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力量发展到巅峰:“门阀与马共天下”
东晋时士族门阀发展到极盛的时代。西晋八王之乱以及永嘉南渡之后,皇室司马氏的力量已经极大削弱了。而东晋王朝本身,也是士族门阀王氏联合高门大第拥立司马睿建立的。当时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王就是琅玡王氏,马就是司马氏。可以说,东晋的本质是皇权和士族门阀势力平衡的产物。
之所以说东晋是皇权与门阀势力平衡的产物。主要是因为:东晋自开国之始,皇权就非常孱弱。经过八王之乱,司马宗室死伤殆尽,大伤元气,此后直到东晋灭亡都无法组织起强大的宗室力量。而永嘉南渡之后,各大士族门阀为了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峙,需要一个皇权人,而不是各自为政。如果各自为政,必将被北朝各个击破。于是,司马睿代表的东晋皇室就成为士族门阀拥立的对象。
虽然,士族门阀承人东晋的治,但并没有将孱弱的司马皇族放在眼中。终东晋一朝,门阀与司马共天下的格局都没有变。直到一个寒族将领横空出世,才打破了这种延续了100多年的格局。
四、南北朝时期寒族开始掌机要,士族门阀极盛之后开始衰落
士族门阀的力量在淝水之战后开始出现转折。寒族出身的刘裕在乱世中崛起,以武力掌握了东晋军政大权。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为“宋”。中国古时候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由于刘裕是寒族出身,他当皇帝之后,为了加强自身治和巩固皇权,必然将削弱士族门阀的力量。所以,在国家选官制度上,开始偏向寒族。
寒族,或称庶族、寒门。他们不甘心受士族门阀的排挤,企图在上有所作为。而皇帝也大多出身寒族,也希望利用寒族的力量抗衡士族门阀。
所以,自刘裕登基称帝后,南朝的寒族势力发展很快。首先,对于读书不多的寒族,主要便是通过掌握军权来获取力量。如,南朝开国皇帝和将领多是领过兵打仗的寒族。其次,读过书的寒族士子掌机要。寒族士子多入中枢,担任皇帝迷失,掌起诏令,参与军国大事,乃至于专断政务,煊赫一时。
之所以在南北朝时期,寒族开始进入舞台。主要原因在于,皇权与士族门阀势力的平衡被打破了。此时,皇权对于士族门阀势力的诉求非常强烈,如是皇权与寒族势力联合起来共抗士族门阀。
而士族门阀在东晋100多年期间,不断内讧,力量已经大不如以前。再者战乱期间,有很多门阀趁乱被。因此,到南北朝时代,士族门阀的力量开始从巅峰走向衰落。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