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养廉银是怎么出现的 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养廉银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养廉银是清朝创于清世宗初年,是雍正皇帝对于和经济的一系列改革中的措施之一,是官吏俸禄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这一制度对当时的、经济以及生活诸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项创性的官员俸禄制度,雍正皇帝的动机,是希望官员凭此待遇而免于贪污,能够廉洁奉公。因此清朝官吏的养廉银不仅是一项经济措施,更是清朝整顿封建制度的一项综合改革措施。然而养廉银制度并不是解决官吏清廉的良策。
雍正皇帝
制定养廉银的背景
1、官场贪污情况严重
清朝官吏的贪污之风从建朝开始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雍正十三年间就爆发了提督刘世明贪污军饷的案件;还有很多人从工程钱财上动手脚,克扣工程的款项,造成了很多人为灾害,让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至于爆发了很多。
而且,不管是职位高低的官员都参与到其中来,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包庇,成为了一种共生关系。使得当权者只看到了表面的贪污情况,但是却没有看到贪污的根本原因。
处置贪污官员
2、中央财政入不敷出
从康熙一朝开始,中央和地方的国库情况就益困难,到了康熙后期,国库的收支情况入不敷出愈演愈烈。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去世时,国库仅有余银八百万两。最大的原因,是当时军费的大量输出。康熙在位期间,向东收复、向南平三藩,同时还向西平定准噶尔,频繁的战争大量挪用了国库的财产,消耗了清朝的财力。
在挪用的途中,挪用的数额巨大和挪用的钱财出自何处无人询问,久而久之亏空的财产越积越多;其次,康熙皇帝生性宽容,对于官场中挪用库银的态度非常容。地方库存中的钱银被大量挪用,不断亏空,导致国库收入减少,入不敷出,最终造成了国家财政经济危机。
康熙出征
3、官员俸禄过低
明朝时期,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所以他认为“凡官必贪”,对官员的俸禄给予的很低。清初继承明朝的制度,同时清初时期财政入不敷出,官员俸禄极低。但这些俸禄根本无法满足于官员的常花销,于是官员便关心如何增加收入,这也是清朝官员贪污横行的重要原因。
4、耗羡火耗之重
由于正常的俸禄收入难以应付一家大小的开销,官员们通常都通过征收更多的耗羡来弥补俸禄的不足。官员在征收的时候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多收取火耗,之后再去掉应交的损耗,剩下的就成为了官员的私有财产。
朱元璋
因此,官员们对于征收火耗非常卖力,滥征滥派的现象非常严重。清朝法律规定虽然没有火耗轻重,但实际上火耗仅为平均每两一到二分,但征收的火耗却高达每两二到三钱。由于康熙后期库存亏空现象严重,加征耗羡火耗来弥补财政亏空的情况也成了常见的手段。这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养廉银制度的基本内容
1、养廉银的实施
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年间新创立的一项制度。
《清实录》记载,雍正二年上谕“州县火耗原非应有之项,皆在州县,而加派横征,侵蚀国帑。何不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
随着雍正的上谕,养廉银制度正式出台,他的上谕也是养廉银的根本依据。此后随着内阁先后拟定相关规定,至雍正十三年,正式设立“耗羡奏效制度”,这也标志着养廉银法制化的出现。
设立耗羡奏效制度
2、养廉银的财政来源-耗羡归公
养廉银作为一笔庞大的财政支出,必须要有稳定的财源。因此,雍正皇帝推出了耗羡归公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把原来随意征收的耗羡确定为一的征收例,以此来保证养廉银的稳定。
(1) 原则
雍正皇帝制定耗羡归公制度的时候规定了几个原则。第一,各地方只能减少减少征收耗羡的例不能加收更多,各地严禁加收火耗,如果发现可以直接就地;第二,各地方要把耗羡银一交到司库后,再发放下去。
地方官员
(2) 用途
耗羡归公主要有三大用途。第一,充作地方公用,地方公用指的就是维持地方官府运转所必需的经费。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发给官员养廉,耗羡归公的重要目的就是发给官员作为养廉银。第三就是弥补财政亏空,改国家财政乏力的局面,这一点被很好的实现了。
(3)养廉银的发放对象
在养廉银制度实施的一开始,养廉银只发放给地方官员,不包括所谓的“京官”。但是作为京官,收入却地方官吏要低得多。因此很多京城的官员纷纷申请外调,导致很多人才从京城流失。后来养廉银的发放对象就包括了“京官”。
京官
3、养廉银的利与弊
(1) 养廉银制度的好处
首先,养廉银制度降低了火耗的征收,缓和了官员和老百姓的矛盾。治者推行养廉银制度,耗羡征收例正常,使得滥征现象减缓,阶级矛盾缓和,稳定了秩序。
其次,在养廉银制度出台之前,官员们对于征收火耗有着很大的自,养廉银制度同意了火耗征收的率,对于制止官员的贪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官员的养廉银
(2) 养廉银制度的弊端
第一,
养廉银的执行缺乏了有效的监管。养廉银的实施是依治阶级的重视程度决定的,制度本身没有一个规范性的体系,也没有人监督。出来的效果就完全取决于治阶级的影响。
第二,
养廉银既然是发放给官吏的补贴,就应该从国家的正常收入中来获取,但是养廉银的来源是耗羡银两,耗羡本身就是强加在老百姓上的苛税,没有消除官员压榨老百姓的现象,这是清朝养廉银制度的最大缺点。
压榨老百姓
总结
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当时与经济相结合发展的产物,他的产生是与当时的现状息息相关的。但是养廉银的出现并不能正的遏制官员的,只有财产而没有相对应的监督,也没正常的经济来源,只能依着治阶级的主观意识来执行。到最后,养廉银制度的作用,只能伴随着清朝的衰弱而弱化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