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书籍相对较少,当时的人才都是怎么来的呢?

  现在要在某个领域成为一个能得到较多认可的人才,譬如成为一位博士,那他从小到大的阅读量积累起来将非常可观。

image.png

  而和如今的博士相,古时候的博士,尤其是先秦的博士,其阅读量好像就完全不够看。

  只是,千万别被这些表面quot;数据quot;骗啦!

  先秦书本的内容并不是我们乍以为的那么少

  quot;学富五车quot;这个成语你应该不陌生。那你可知,在这个成语出现的那个时代,装满五车的书如果用今天的纸张和排版来印刷,那就只是我们手边常见的一本薄薄的小说?

  因为工具的,绝大多数的先秦书籍篇幅确实都非常有限。不过这种不便并没有太多地人们的创造力。人们依旧创作了大量短小精悍的珍品。

  譬如《诗经》和《道德经》,虽字数一个一个少,但其内涵之丰富我们今天依旧可以感受到。因此古时候的书籍,其内容并不能简单地按照字数去揣测。那些只有先秦古籍可学却能够运筹帷幄的谋士,他们的书读的quot;不多quot;,仅仅是字数上的不多!

  quot;读书quot;读的不仅是quot;书quot;

  quot;读万卷书,行路quot;。这句古时候求学箴言的前半段虽然于先秦谋士们而言很难实现,但后者是他们能做到,且做得很好的。无论是张仪、苏秦这样的纵横家典型,还是孔子、孟子这样的儒家典型,亦或是李悝、商鞅这样的法家典型,都有游历四方的经历。

  于这些聪明人而言,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不是只有书本。对大多数人来说,实践更是他们的首选。毕竟实践可以证明自己有实干,而阅读只能证明自己读得多。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所以被那么多人批评,正反映了古人重视实践和实干的观念。

  同时,人们在求学之路上还能遇到老师这个大型quot;资源库quot;。苏秦和张仪跟随鬼谷子学习,颜渊、曾子等人跟随孔子学习……我们肯定私学对于先秦文化发展的作用,正是在肯定私学能够将大量经验和知识传承下来。

  所以千万别误会古人不读书就能成才,他们不过是读的quot;书quot;不单单是书罢了。

image.png

  相理论,先秦更重实干

  当然,有勤学苦练之人,自然也有的天资聪慧之人。这种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军事天才,一类是用自己的头脑将理论发展到了新高度的人。又梦蝶又鼓盆而歌的庄子显然是后者。

  而我们熟悉的白起和王翦都是前者,以平民之躯从军中一步步往上爬,最终凭借战绩留名青史。

  虽然将帅们是因为军功爵制等新制度走上人生巅峰的,和一般的读书人没什么关系,但这也给当时的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相于精通理论之人,朝廷更看好有才实干的人。毕竟稷下学宫的位置只有那么多,与其相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就多如牛毛。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在文官制度尚未建立的先秦,很多官员都是通过先凭借才学成为某人的门人,再在其推荐之下入朝为官的。这其中有的曾经更只是屠夫、农人一类,并没有进入官学或私学的经历。所以于无数普通人而言,所谓的求学之路更像是quot;实习quot;之路。只要经验积累得够多,quot;简历quot;足够优秀,他们的选择的这条路就能有一个好的收尾。

  quot;学以致用quot;也是后人的重要追求

  自汉武帝开始尊儒术,在各地建立官学以后,人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因为要quot;学而优则仕quot;,朝廷要求官员们要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所以人们不得不从重实干转变为重理论。再加上书写工具的改进,书本至少远先秦时更常见,所以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就不断加深。

  至封建中后期,读书人已经到了quot;走火入魔quot;地quot;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quot;的地步。而这种过激的状态显然也是脱离实际的,不然quot;书quot;也不会被叫做quot;书quot;。

  所以明末,王夫之、顾炎武等已经把理论知识钻研得非常透彻的大儒,反倒在很努力地推行quot;经世致用quot;,即求学因立足于实践需要,并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是故说到底,求学的本质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先秦谋士们之所以能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从老师的言传身教和所见所历里学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quot;实践出知quot;,先秦谋士们践行的理至今也还是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