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nsp; nsp; 京剧是我国的ldquo;国粹rdquo;,那么京剧形成至今到底有多少年,因参照标准不同便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有150多年和200年左右两种说法,这在戏曲史界很有一些争论。
nsp;
nsp; nsp; 关于京剧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本学者波多野干一写过一本《京剧二百年之历史》,这种观点是把1790年徽班进京作为京剧的起始。虽然徽戏与以后的京剧有着渊源的关系,但京剧与徽戏毕竟是两个剧种,1790年还只有徽戏,而并无京剧,徽班进京在历史上开始了我国京剧的孕育期。京剧史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且形成过程中,汉调占有重要地位。严格来说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ldquo;内涵rdquo;;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ldquo;载体rdquo;。徽调演员演的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也演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耳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京剧声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是西皮和二黄,从后来的京剧剧目和声腔看,更多的源于汉剧,如现在的传戏《击鼓骂曹》、《乌盆记》、《卖马》、《碰碑》等都源于汉剧,至于徽调主要演员程长庚掌管三庆班后,与他人编演了许多京剧本戏如《三国志》等,但那已是京剧基本形成以后的事了。
京剧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nsp; nsp; 1990年出版的、由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和上海艺术研究所联合编着的《中国京剧史》上卷提出:京剧形成于清道光二十年以后到咸丰末年这段时间,即1840年至1860年之间。当初徽班风靡京华,到嘉庆、道光年间,湖北的汉调艺人纷纷进京,其中不少搭入了徽班,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戏在声腔、剧目、演出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演化,经过多种融合与嬗变,终于产生出一种新的剧种,那就是京剧。这种说法显然优于第一种说法。1999年10月,《中国京剧史》下卷出版,并对上卷、中卷进行了全面而重要的修订、增补和勘误。其中,对京剧形成的时间也重新作了考订,定在清道光二十年左右,即1840年左右。其理由是到1840年前后,徽班中演的戏,无论在剧目、声腔、音韵、舞台演出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与前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京剧形成的标志。如出现了以西皮、二簧为主的声腔板式体系,北京字音与湖广音结合的演唱语言规范;如出现了京剧本剧种专有的特剧目;如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演出形式、班社、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规范。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京剧形成的明显标志。此说得到了许多京剧专家的认同。这样,京剧的历史是160多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